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静安“亲情停车券”让子女“常回家看看”

2018-5-3 17:11:15发布75次查看

据静安区消息:“有了这张券,孩子来看我和老伴再也不用匆匆忙忙,真是帮了大忙了。”家住大宁路街道共宁小区6号楼的任奶奶拿着手中的“亲情停车券”脸上堆满了笑容,之前一直“阻碍”任奶奶子女“常回家看看”脚步的小区停车难问题,在街道大调研过程中得到了有效解决。经过多方商议,为社区独居老人和纯老家庭“量身定做”的“亲情停车券”一经推出,就获得了居民们的一致好评。大家都说,没想到问题一提出,就有了解决办法,街道如此给力,忍不住要为大调研“点赞”。
  “停车难”引发“回家难”
  随着私家车数量快速增长,小区停车问题越来越突出,外来车辆进入居民小区,往往需要按时收费。社区中有一部分老年家庭,子女平时并不居住在该社区,每到周末或节假日,子女开车回家看望老人,车辆进入老人所住的社区,便成了外来车辆,需要支付临时停车费用。
  在此大调研过程中,不少居民都反映了同一个问题——小区里现在老人较多,因为需要支付停车费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子女上门陪伴父母的时间和次数。今年已经88岁的任奶奶告诉记者,自己和老伴日常生活就是买买菜、烧烧饭,单调乏味,唯一高兴的事便是盼着周末孩子能来看看自己,但是小区里停车位紧张,还要收停车费,孩子怕麻烦,有时就将车辆停在小区外面,冒着被贴罚单的风险回家匆匆看望老人一眼。“好不容易回趟家,放下点吃的喝的,就着急要走,根本不能好好坐下来,陪我们说说话。”任奶奶说,对于停车难问题,他们一家都感到十分不便,却又无可奈何。
  随着大调研工作的持续开展,任奶奶的烦恼进入了社区管理者的视野。为了妥善解决这一问题,大宁路街道决定以共宁小区作为试点,解剖“麻雀”,找到破题之道。街道领导与居委会人员一同,对于共宁小区802户居民家庭开展全覆盖走访,经调研了解,小区共有车位81个,车辆85部,车辆与车位总体持平。小区60岁以上老年人家庭372户,子女不在身边开车看望父母的车辆大概70部。
  问计于民出对策
  在调研走访的过程中,居委干部从居民口中了解了大家的诉求:希望居民区能考虑子女回家看望老人的这一特殊情况,在不影响小区原有车辆正常停放的情况下,满足子女们外来车辆进入小区临时停放的需求,鼓励子女们“常回家看看”。
  为了拿出“两全其美”的好办法,街道组织居民听证会,让居民帮忙支招,大家提出能不能与物业公司协商一下,对于回小区看望父母的车辆,能够与一般外来车辆区别对待,在一定时间内予以照顾,同时又不破坏小区的停车秩序。为此,街道召集小区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公司、楼组长、居民代表共同商讨对策。经多次协调达成共识:首先照顾小区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或纯老家庭,这类家庭的子女每月可至居委会领取两张免费的“亲情停车券”,停车无时长限定但不能过夜。
  有了这个方案雏形后,街道与居委会再次走访居民,征询大家对方案的意见情况,获得了居民的一致认可与好评。
  试点实施逐步完善
  从2月1日起,已有18户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或纯老家庭到居委会领取“亲情停车券”。大二居委会居民区书记周静告诉记者:“老人都希望子女能多陪伴自己,今年过年期间,停车券的使用让更多家庭免去了停车难的后顾之忧,家庭团聚、儿孙绕膝让老人们度过了一个欢乐祥和的春节。看到老人们高高兴兴,我们心里也很满足。”目前,“亲情停车券”的使用情况较为平稳有序,未对小区整体停车秩序造成影响。
  据介绍,在调研回访过程中居委干部发现,虽然还有不少居民目前不需要享受这份“福利”,但都认为“亲情停车券”照顾了老年人群体的感受,还营造了子女后辈应该关心、孝敬老人的良好氛围,大家纷纷为这项小区“新规”竖起大拇指。
  大宁路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及时总结共宁小区“亲情停车券”的试点情况,对试点效果进行评估,并根据实际效果和居民建议,对“亲情停车券”的适用范围、适用时限等细节进行完善,同时在街道范围内有条件的居民区逐步推开“亲情停车券”制度。
  街道还将在大调研的过程中,继续突出抓好居民痛点、难点问题的发现与研究,通过面对面、心对心的交流,了解居民想要什么、有什么金点子,汇聚大家的智慧,让更多居民获益。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