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明区新海镇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
2018-5-2 15:10:24发布72次查看
据崇明区消息:“800多只垃圾桶一日之内从各居民小区撤掉,我们心里也没谱。”说起垃圾分类这件事,新海镇市政市容环境事务所所长倪维春一开始有些焦虑:全镇5个居委23个居民小区全面实现垃圾分类定时定点投放,改变原来的垃圾投放习惯,居民们能适应吗?
让倪维春高兴的是,小区内生活垃圾的减量率、投放准确率稳步提高,以往生活垃圾倒在垃圾桶外、满是臭气的现象基本消失,社区环境更加舒心。“原以为会遇到很大阻力,但没想到,垃圾定时定点投放的效果不错。”
长达多年的生活习惯何以一朝改变?“提升居民环保意识是重要一环。”据倪维春介绍,全面铺开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以来,新海镇各居民小区都开展了大量的垃圾分类宣传工作。宣传栏里,楼组公约、宣传海报等为小区居民“讲解”垃圾如何从源头减量,如何分类以及垃圾的处理流程等简单、易懂、有趣的故事。除了常规性的宣传,社区还想方设法让垃圾分类理念深入人心。除了社区党员志愿者挨家挨户上门做宣传,居委会还组织居民前往镇上的湿垃圾处置站,实地参观湿垃圾处置全过程。“参观湿垃圾处置站的启发太大了。”居民刘阿婆说,自己此前并不知道湿垃圾还能变废为宝制成肥料,通过实地参观,她直观地感受到垃圾分类对于生态环保有着重要意义。建立垃圾分类长效管理机制,也是新海镇的重要法宝。记者了解到,在新海镇红星、长征、跃进、新海一村、新海二村等居民区,由党员、楼组长、物业公司人员等组成的垃圾分类巡逻监督志愿者队,每天轮番在现场督促并指导居民分类投放垃圾。朱阿姨是新海镇的一名垃圾分类志愿者,她时常在小区的分类垃圾桶附近巡逻,看到有小区居民没有进行垃圾分类,就上前制止,并向他们讲解垃圾分类的有关知识,督促小区居民形成垃圾分类丢弃的习惯。“一开始,总有一些‘犯迷糊’的居民,经过我们不断劝说,混丢、随意丢垃圾的现象几乎消失了。”朱阿姨表示。
新海镇垃圾分类工作的顺利铺开,也离不开一个个小妙招。
“收垃圾喽,收垃圾喽……”每天早上7点、下午4点半,长征居委银杏小区会准时响起垃圾分类志愿者的一声声吆喝,配上悦耳的音乐声,一袋袋垃圾主动“跑”到定点投放点内。“我一边打开车上的喇叭放音乐,一边叫喊,居民听到声音,就会想起投放垃圾了。”志愿者戚林生说。据了解,一听说新海镇要实施垃圾分类定点定时投放,如何做好这项工作成为银杏小区党建点时常讨论的话题,党小组长戚林生想出了此“妙招”,一边巡逻,一边“吆喝”提醒居民进行垃圾分类投放。
“撤桶计划”实施以来,新海镇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生活垃圾减量率已达30%以上,居民们的分类意识也明显提升。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