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4月26日,杨浦网上公益学堂“名师讲坛”本月讲座在复旦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举行,复旦二附中的初一、初二学子迎来了中国科学院客座研究员秦鹏高教授。在他声情并茂的讲述中,同学们领略了静谧而又颇“不平静的太空”。
秦教授是天体力学与测量学专家,多次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参与主持国家多项大型科技项目研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主要学术成果有轨道动力学方法、信息实时处理方法等。
夜空是什么?天上有什么?神秘的太空之美,一直激发人们去探索。秦鹏高教授从人类天空遐想、开发太空的价值、进入太空的征途、太空的现状、未来展望五个方面,为师生们讲述了太空的奥秘与神奇。自人类出现以来,抬头看见的“是同一个天空”。在探索中,产生了许多古老的神话和美丽的童话。想象、观察的过程,是人类认识社会的过程。太空、火星救援,是最新的幻想。
秦教授认为太空的价值需要我们不断开发,我们要有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寻求生存空间;要提高国防技术,服务军事;要创造未来新技术,服务更高需求。在谈到“进入太空的征途”时,他分别讲解了起步阶段和冷战时期各个国家探索太空情况,以及新世纪以来天空实验室、太空漫步等得到的发展。
经过60多年的开发,围绕地球的200千米以上天空,变成了空间目标密布的“自由市场”,资源几近枯竭,利用风险徒增。为了控制太空飞行风险,开始了“天空监视”,雷达、望远镜、卫星……不断翻新。在太空感知方面,发达国家开始“炫富”独舞,比如建立了空间监测网络等。
讲座尾声,他语重心长地讲道:面对太空,在自主知识产权保护下,各个国家都在“孤独”奋斗,而我们国家应重视基础研究,教育是根本,未来的重任在优秀接班人身上。国家强大,仅靠基础设施实现不了,仅靠房地产也实现不了,只有教育先进、人民勤劳智慧才能实现。
秦教授的讲座,全面详实,既有对古老太空故事的娓娓道来,又展现了最新的太空研究成果,更激发了学生努力学习、积极探索前沿科学的兴趣和志向。同学们都深感获益匪浅,讲座结束后,他们纷纷请秦教授签名并写下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