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陀区“一校一策”破解“接娃难”困局
2018-4-29 9:49:21发布79次查看
普陀区地处中心城区,不少学校临近居民区,周边道路狭窄,“接娃难”成了困扰多方的老大难问题。每到上学、放学时间,私家车在学校门口扎堆,众多接送孩子的家长成为校门口拥挤现象的“源头”。更关键的是,学校无法确保学生出行安全、家长无法确保不被开罚单、交警部门无法确保校园周边秩序畅通。今年,区教育系统开展大调研工作期间,通过“一校一策”的方式,为各学校解决“接娃难”问题开出了“药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
随着“大调研”工作的展开,区教育系统机关干部下基层调研,各基层学校对师生需求进行排摸,发现学校周边停车难问题已经迫在眉睫,这也引起了教育局相关科室的重视。
“区学校周边办”在收到这一来自基层学校和家长的诉求之后,立刻采取行动,实地走访多个区域的多家学校,通过实际体验,仔细了解并总结了“接娃难”问题的根源所在。
此后,区教育局与大调研办、交警部门多次展开研讨,形成了通力合作的共识,同时,结合不同学校的情况,有针对性地制定了“一校一策”的初步解决方案。
“一校一策”方案聚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使“接娃难”情况在试点范围内得到了改善,让学校松口气、家长放下心、社会来点赞。
桃浦中学申请“临时停车p牌”
开学初,一则关于桃浦中学“家长学校门口停车接小孩被抓拍,2个月内吃8张罚单”的报道引起社会反响。经过调查,8张罚单都是因车辆在武威路站点附近压线所致,并非在学校指定区域指定时间段内被拍。但“接送娃娃难”这一问题仍然是困扰各方的难题。
桃浦中学大门位于桃浦社区内的一条主干道,往来车辆频繁。为保障师生进出校门安全,前几年,校方主动与管辖的交警部门加强合作,通过“定点定时”的模式,即指定接送位置、指定接送时间段等方式,解决家长接送孩子上下学的实际困难,取得了一些成效。
尽管如此,停车难问题只是得到暂时缓解,仍然有不少接送车辆时常要在校门口排队等候,或在离学校较远的区域找寻停车位。区教育系统大调研工作期间,教育局领导高度重视,第一时间指导学校填写申请报告,并由教育局出面向区公安分局提出临时停车审核申请。经交警部门实地查看后,上学、放学期间在学校大门两侧指定位置摆放临时停车指示牌的申请最终审核通过。有了这两块临时停车牌,家长们再也不用诚惶诚恐,可以安心地看着孩子们出入校园了。
梅陇中学大改“单行道”
同样的问题也发生在梅陇中学。梅陇中学位于丹巴路上,每天送学生上学的车辆加之社会车辆的压力,使得本就窄小的马路常常拥堵。
为了缓解校门口停车难的问题,学校、区学校周边办和交警部门经过多次调研、协商、研讨,最终决定将梅陇中学校门口的一段丹巴路改为单行道,所有车辆必须顺着一个方向行驶,许多原本由于两车交汇而造成的拥堵因此得以解决,大幅减轻了“接娃难”困境。
此外,学校、交警在校门口划线内为学生上下学步行区,机动车需在规定区域靠路侧有序停放,非机动车需在人行道上靠边停放,耐心等候,保障了学生安全有序放学。
新普陀小学实施“错峰放学”
与两所中学不同,新普陀小学在区学校周边办的协调下,在有效改善“硬件”的同时还着重在“软件”下功夫。
学校设置了不同年级不同时间的“错峰放学”机制,学生放学时间错峰,家长接送时间自然也产生了错峰,家长根据孩子所在班级在相应区域等候,一目了然看到自己的孩子。
同时,校方鼓励并组织更多教师、家长志愿者参与到“护校安园”的活动中来,交警在校门前的人行横道线上执勤,指挥车辆有序通行,注意避让过马路的学生,而身着红马甲的家长志愿者、老师志愿者则从机动车和非机动车上接下孩子,手牵手送到校门口。这样一幕幕秩序井然的上学景象每天都在新普陀小学上演,有了成年人的疏导,孩子们的安全也更有保障。
奇思幼儿园开设“校车”服务
奇思幼儿园地处金沙江路200号,家长早晚接送孩子时经常遇到困难。学校另辟蹊径,直接为家长提供“校车到家”的贴心服务,并及时根据家长登记的信息进行踩点,合理规划接送路线。孩子们早上从家门口接走,下午又安全地送回,家长们直呼“便民”,原本需要十几辆车接送孩子,现在只需要一辆便全部解决了,“接娃难”的问题从根本上得到了缓解。
区教育局从细处着手,真切地解决学校的痛处、家长的难处。正如普陀教育系统大调研总体目标中所说:聚焦区域教育、学校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聚焦师生盼、忧、急、怨的诉求,聚焦工作中的差距与不足,切实找准痛点、堵点和难点,不断解决问题,形成长效机制,推动教育的公共服务水平和治理能力全面提升,使师生、群众获得感、满意度显著提高,努力做到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社会真欢迎。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