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静安新闻

天目西路街道通过自治共治合力破解停车难题

2018-4-28 14:52:00发布102次查看

    (记者 黄竞竞)一辆suv一半车身停在小区外,导致车辆识别系统栏杆无法放下;搬家公司非但卡车进不去小区,连“黄鱼车”也无法前行;一居民多次因为等人挪车上班迟到,到居委会大吵大闹……这些“奇葩”事,在汉中小区屡次上演。在全区开展的“大调研、大走访”工作中,天目西路街道多方面倾听居民声音,通过“居民自治+部门共治=一起干”的工作方法,有效解决了汉中小区停车难问题。

    小区保安成专职挪车司机

    汉中小区建于上世纪90年代,是附近有名的“停车困难户”。1065户居民,近百辆私家车,却仅有60余个车位可供使用。小区物业公司经理张克君向记者描述当时的停车窘境:大门口永远密密麻麻停着十几辆车,道路一侧的私家车两排停放,里面一排的车要出来,至少要挪动外面一排的两辆车。

    小区保安小杨手里有十几辆车子的钥匙,除了日常巡逻,他还肩负一项“重任”:为车主挪车。特别是早高峰,他堪称一名专业司机。“动五六辆车是家常便饭,动十几次也发生过。”小杨苦恼不已。

    车主刘先生两年前新婚搬来汉中小区,慢慢体会到了停车的“痛苦”,“晚上7点前如果不把车开回去,基本上是没车位了。”刘先生最怕的是挪车,他最多一个小时挪过三次车,也多次因为等人挪车上班迟到。“没有车位,不仅回家难、出门难,就连待在家里也难得清静。”

    停车方案业主大会决议

    去年9月,多场专题协调会召开。天目西路街道社管办、房管办相关负责人,华康居委会、业委会、汉联物业以及部分居民代表围坐在一起分析问题、发表看法、商量对策。最终确定了“居民自治+部门共治”的工作方法。

    所谓居民自治就是:由居委会、业委会物业听取百姓意见并汇总梳理,将优化小区停车的方案作为业主大会讨论事项,提交业主大会表决通过,让老百姓“先知、再议、后决”,充分给予百姓“自治”权力。

    其中一个方案是将小区的停车费(150元/月)调整至与周边(300元/月)保持一致,以缓解停车费和市场脱节所造成的“硬塞”现象。同时,通过对车辆五证情况进行核查与排序,将小区内的停车数控制在60辆左右,以保障消防通道的畅通;余下车辆安置到小区周边停车点位错峰停放。

    记者了解到,从方案定稿到征询意见,再到召开业主大会短短的2个月时间内,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通过小区微信平台、公示、公告等形式宣传发动,让小区居民的知晓率达到了95%以上。最终,业主们普遍认为该方案较为符合汉中小区的实际情况。去年底经过小区业主大会表决,同意比例达到80%以上。

    增加路边错峰停车位

    街道方面介绍说,为满足小区余下车辆的停放需求,街道社管办、房管办联合交警等相关职能部门对周边错峰停车资源进行了协调,增加了近40个周边马路停车场车位并延长了小区车辆错峰停车时间。同时,还针对周边停车价格费用略高的情况适当平衡了停车价格,充分发挥政府协调“共治”的优势。

    待“居民自治”和“部门共治”两方面工作完成后,各方面配合启动“一起干”,合理解决汉中小区停车难问题。今年2月1日,停车方案疏导工作正式在汉中小区拉开。华康居民区党组织负责人江子悦告诉记者,汉中小区发动了近10名志愿者,每天轮流在小区门口对车主进行提醒,巩固停车疏导工作,两个多月来,没有再发生一次占道违规停车的现象。

    “现在小区的通道真正畅通了,不但环境更宽敞舒适,更重要的是消防车、救护车可以通行无阻,打通了居民的‘生命通道’。”一位居民拍手叫好。

 

静安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