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自行车运动的车迷或是长期关注崇明环岛赛的人,一定对黄丽、黄冬艳的名字并不陌生。作为崇明本土自行车运动员,黄丽和黄冬艳参加过奥运会,斩获过国内和国际各项赛事金牌,也多次在环岛赛中向家乡父老展示车技。今年,同处于半退役状态的两人不再是参赛选手,而是有了新的角色。 解说:如同自己在赛场 无论是黄丽的启蒙教练还是普通车迷,都觉得她是一个在外人面前不太爱说话的姑娘,但这一次,这个内秀的女孩却出人意料地做了央视的解说嘉宾,全程解说环岛赛。“赛前一周才接到这个任务,也没有做特别多的准备,只是去记一记车队和车手的名字。”在出色地完成了第一天的解说工作后,黄丽笑着说道。首日崇西赛段竞争异常激烈,两次出现了摔车事故,这让镜头前的黄丽也揪心不已,她在解说时说:“我是运动员出身,最能体会选手们的不容易,这场比赛看得我非常激动,让我一下子想起了过去在赛场上的经历。” 时间倒退回6年前的环岛赛,当时已经获得伦敦奥运会入场券的黄丽抱着以赛代练的目的回家乡参赛。赛前教练一再嘱咐她要安全第一,“收着比”,但或许是太想在家乡父老面前取得好成绩,黄丽在全力冲刺时发生了摔车事故,手指骨裂,身上多处受伤。“为了备战奥运会,那次受伤后我一天都没有休息。” 黄丽从小就展露出过人的运动天赋,曾是校女篮的主力,14岁时她机缘巧合改练自行车后,便与这项运动结下了长达16年的缘分。16年里,黄丽5次回到家乡参加环岛赛,对于这项赛事的变化,她很有发言权:“无论是赛事规格还是选手水平都越来越高,无论是赛道设计还是后勤保障都越来越专业。另一个看得见的变化是,来现场的观众越来越多了,对自行车这项运动的规则也越来越了解。” 观战:从没有过的轻松 与黄丽的紧张和揪心不同,黄冬艳却是从没有过的放松和惬意。比赛前一天,黄冬艳作为领骑者参与了市民荣誉骑行活动,5.8公里的荣誉骑行,汇聚了来自各行各业共10个方阵的380余名车手,在黄冬艳的带领下,车手们骑上世巡赛的赛道,感受自行车运动和世界级生态岛的独特魅力。 比赛首日,“黑超”遮面、画着淡妆的黄冬艳现身起终点,成了众多观众中的一员。趁着比赛间歇,黄冬艳走上赛道,“拗”起了各种造型。“以前都是穿着比赛服,都没机会拍好看的照片,这一次真的是太舒服了。”说话时,黄冬艳一脸的满足。 好多老朋友也都惊讶于黄冬艳的变化,“黄冬艳你越来越漂亮,我们差点都认不出来了。”和黄丽一样,在参加完去年全运会后,黄冬艳就处于半退役状态,许久没有训练和比赛,1993年出生的她其实还处于自行车运动员的黄金年龄,不少人觉得她过早退役太可惜,黄冬艳却觉得人生还有很多东西可学,还有很多有价值的事情可做。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身为自行车运动员的黄冬艳解读起比赛来十分专业:“自行车公路赛除了考验选手们的个人实力,还要看车队的团体配合,一支强队会始终保持队形,确保一名队员能够全力冲刺……第二个赛段的最大看点是要经过长江大桥,在大桥上骑行会给选手带来很多困难……” 未来:自行车情缘难了 尽管都已经离开自行车赛场,但黄丽和黄冬艳都没打算就此告别自行车运动。从去年底至今,黄丽一直在崇明旅游局工作。“如果有机会,我还是准备在正式退役后回崇明工作。在旅游局实习,可以让我更全面地了解崇明。”在黄丽熟悉了“体旅结合”、“运动休闲岛”等等理念后,她更加觉得在崇明发展自行车运动大有可为,梦想能够成立一个自己的自行车俱乐部。 黄冬艳则市区崇明两头跑。在崇明,她受到一家公司邀请,参与规划和设计自行车骑行线路和自行车驿站。该公司计划引进各类高端自行车,在崇明东部发展自行车骑游,将各个景点、民宿、酒店等串联起来。在市区,黄冬艳投身于自行车教育,培养更多孩子对自行车运动的兴趣。“让孩子们参与到自行车运动中来,培养他们对这项运动的兴趣,既能够锻炼身体、磨炼意志,或许也能发现中国自行车运动未来的希望之星。” 工作之外,两位美丽姑娘的终身大事,成了不少朋友们关心的头等大事。顶着奥运选手、世界冠军的头衔,会不会在择偶时格外挑剔?黄丽却说:“在自行车领域也许我取得过一些成就,但生活中我们就是普通人。”活泼的黄冬艳更是俏皮地说道:“听说崇明的单身帅小伙很吃香,快给我留意一下。哦对了,我个子比较高,肯定会注意男方的感受,尽量穿平底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