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百年愚园路,“他们”一直都在!

2018-4-28 10:42:36发布81次查看
  自1918年拓路完成,愚园路距今已有100年的历史了!这条全长2775米的马路上,坐落了百余幢老洋房,承载着无数上海人的童年回忆。
近日,东方卫视拍摄的纪录片《愚园路》在艺术人文频道播出,又引发了不少人对这条马路的兴趣。下面,小微姐就带大家一起品味这条百年老街上的经典建筑。
位于愚园路1136弄31弄,民国政要王伯群的住宅,是王伯群为取续弦大夏大学校花保志宁而建造的,从1931年起,历经四载,才终于建成。
建筑是意大利哥特式城堡的风格,南面有个1.3公顷的大草坪,主建筑面积2158.8平方米,耗资30万银元,楼内的大大小小的厅室共共有32间,内部通道迂回,上下贯通,可谓当时上海滩少有的豪宅。
住宅内树木葱郁、庭院深深,还有小桥流水点缀其中,园中百花吐艳、分外撩人。
位于愚园路1015号,西班牙式别墅,建于20世纪30年代,原是周作民的住宅。他是金城银行和太平人寿保险的创建人,酷爱收藏,其住宅内布置有各式文物,花园假山后有暗梯通往防空洞。
之后,钱大魁、杜聿明、李济琛都曾居住于此。上海解放后,一直为长宁区工商联和民建长宁区委员会使用。2010年,此处开了一家餐厅。
宏业花园始建于1900年前后,不但有独立的花园洋房,也有联立式花园洋房,其中北部9幢假三层花园原是段祺瑞之子段宏业于20世纪20年代所建,故得名。
该弄建筑讲究,是愚园路上历史悠久的高级住宅区之一。纪录片里,有人回忆说住在这里的人家都很重视对孩子音乐修养的培育,所以里弄里交织着各种乐器声,但是每到顾圣婴开始弹琴的时候,就会变得很安静,因为每个人都在欣赏她优美的琴声。
岐山村的名气是因为从中走出了太多的名人,以致于现在弄内的墙上都是这些名人的介绍,从“导弹之父”钱学森到文坛“三剑客”之一的施蛰存先生,从电影明星祝希娟到爱国人士杜重远。现在外墙都在整修,也只能用想象还原当年名流汇聚的景象。
位于愚园路838弄的20-22号、30-32号,建于1930年,是新古典主义双联式花园建筑。它是无锡民族资本家唐晔如先生的原住宅,唐氏家族是与荣氏、杨氏齐名的民族工商业望族。
1939 年,唐晔如在上海投资创设的元丰毛纺织厂,与章华、协新、寅丰一同占据了行业的龙头地位,并见证了上海在毛纺织工业的发展轨迹。
而今,这里早已变成了普通的民居区,许多家庭生活在这两栋80多岁的老洋房中。头顶交错而过的天线,分割着明亮的天空,风吹着窗台外的衣服,岁月依旧悠长。
这里格局隐秘而复杂,是愚园路上最神秘的弄堂。沿街而入,眼前逐渐明朗起来,曲折的弄堂里面别有洞天。
其中最出名的是63号、65号、67号,它们分别是当时“汪伪”特务李世群、周福海、吴士宝的住处。
里面的布局像是一座谜城,主弄旁边连着侧弄,侧弄旁又有支道,在意想不到的地方,往往还有一条暗道通向开阔之地。
因为身份特殊,这些多重的通道和突兀的铁门方便他们隐蔽和逃生,而如今没有了那个年代的动乱,感受着这里庸常而平静的生活气息,让人恍惚穿越一般。
来到愚园路520弄,抬头就看见弄堂口拱门状的“四明体育弄”5个大字。
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初,这里以开展体育活动闻名,并得到了官方的认可,挂了牌,成了以群众全民健身活动为特色的居民小区。
灰色的地砖上,“造房子”的图案格外醒目,交替的红、黄、蓝三色敞亮明快,让人忍不住想在这里玩上一局。
小区内跑道一直到达最里边,老弄堂的“九子游戏”以小铜牌的形式分布在各处,不时唤起人们儿时的温暖记忆。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