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普陀新闻

【志愿石泉】想到老人们的眼神就放不下

2017-9-30 14:09:00发布118次查看

“拱一拱”志愿团队

十三年不间断

慰问敬老院

石泉社区有三个敬老院,数百位老人住在敬老院内,老人们有一群“子女”,他们每周都会来到敬老院为老人表演节目、聊天,这群“子女”就是拱一拱志愿者团队的年轻人。从2005年前开始,他们就开始在沙田敬老院服务,每周一次,除了日常的慰问,每年还会有几次大型活动,带老人出游。参加过拱一拱的志愿者已有上千人,他们成了老人们最亲的“子女”。

线上自发参与,来自全国各地

2005年,拱一拱成立,回忆是较早一批的成员,她说自己也是经朋友介绍加入的。“最早好像是一群大学生成立的,在网上发帖,后来就专门扎根石泉了。回忆介绍他们自己有个群,群的人数已经有近千人,一开始每次活动在论坛、qq群里发帖,大家都是自愿报名,渐渐形成了团体。每次活动的形式固定,前一个小时文艺表演,后一个小时走进各个房间,和老人聊天谈心。加入四年半的阿杜被老人们称为“唱歌的小伙子”,不仅因为他姓杜,也因为每次他都会唱歌。“老人们精神生活空虚,虽然每次都唱一样的歌,而且唱的不咋样,但他们看到你来就很高兴。”阿杜介绍说。拱一拱不同于其他社会组织,他们比较松散,没有明确的负责人,大家都是发挥各自特长,宗旨都是为了服务老人。由于都是线上招募,所以成员来自五湖四海,本地人员相对较少。回忆介绍自己早年有一位搭档,家住青浦,为了参加拱一拱的活动,当天早上五点起床赶过来。当得知她从青浦赶来,大家都觉得她太辛苦了。后来她在青浦自创了一个团队,虽然人数少,主要服务于青浦的,拱一拱也会在有需要时去帮助她,“她其实将我们的理念传播到了青浦。”

最受不了的是离别

jacky原本也会参与一些慈善公益活动,他的家就在敬老院旁边,经常能看到拱一拱来到敬老院,前年他开始自发参与拱一拱的活动,一参加他便觉得离不开了。坚持的动力是老人们的牵挂。“平时会经常想他们”jacky说,只要有空他就会去看看,想到老人们的眼神就放不下……阿杜之前连续两次没去他自己就放心不下,因为老人们都会有念想,“那个唱歌的小伙子怎么没来?”老人们希望看到熟悉的面孔。然而很多介绍人都已不再参加,原因是受不了离别。由于敬老院的老人们年龄偏大,常会离世……这是很多人最难以接受的一点。jacky是三人中陪老人走最后一程最多的,甚至还参加过葬礼,“如果一次不去,下次去就见不到了。”他们也很理解因为这个原因放弃的人,离别确实很难接受,但他们能做的就是在老人在世时多一些陪伴。

希望一直持续下去

每年拱一拱有三次重大活动,春节大拜年、五月份春游和中秋晚会。其中春游是最辛苦的,因为要保证老人们的安全,所以一般志愿者人数是老人的两倍,老人的人数大概在五六十人左右,记者询问这样换算要上百志愿者,他们哪里来这么多人、经费怎么来的。回忆介绍说他们会提前发公告,因为一年就一次,所以很多人都会来参与,所有的费用都是aa的。另外她告诉记者拱一拱有个传统,就是因为参加拱一拱结成夫妻的很多,大概有二三十对,现在不少“拱二代”已经参与到平时的活动中。回忆的儿子从幼儿园中班开始她就带他一起来,现在她的儿子还会带同学一起来。

更多社区居民加入团队

拱一拱的志愿者们最初只想着做公益,所以不希望被宣传报道,他们都认为只是做了一件小事。在团队的发展过程中,他们也遇到了一些问题,比如有时的活动只有两三个人,一方面可能因为没有明确的规章制度,另一方面他们觉得影响力不够,希望吸引更多的热心人参与进来。“一开始可能觉得坚持十年就不容易了,现在我们希望能有更多的年轻人参与,让拱一拱一直持续下去。”现在凡是新加入的成员,在培训时他们都会强调“坚持”,一件事做一次容易,但十年、二十年坚持下去着实不易。

转自:社区晨报 第五版

普陀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