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新区张杨居民区将建成"海绵小区"
2018-4-27 9:18:46发布87次查看
通过铺设水管、砾石层、砂石层和透水沥青,将过去的水泥路面变成下雨时可蓄水,需要时可“放水”的“海绵地面”,这项新技术已经走进浦东新区部分老旧小区。目前,潍坊新村街道张杨居民区正在进行“海绵地面”改造,这不仅能解决排水不畅的“老大难”问题,也将为建设生态文明社区打下基础。
老小区迎来新技术
“听说过临港、前滩要建设‘海绵城市’,但从没想到,这样的新事物会走进我们老旧小区。”在施工现场,居民顾阿姨说道。张杨居民区每逢汛期,总会出现积水现象,影响居民出行;同时居民楼雨水污水同管合流排放,部分住户饱受排水不畅之苦,也对地下水和河道造成污染。
此次改造工程,则将一箭双雕地解决这两个问题。通过在地下铺设水管、砾石层、砂石层和兼具柔韧性与透水性的透水沥青,“海绵化”后的路面可以在下雨时吸水、渗水、蓄水、净水,原本令居民头疼的雨水,将通过地面直接渗透至地下,经过层层过滤后经管道进入蓄水模块内。而当气温过高或湿度过低时,蓄积过滤后的净水将由水泵“推”回地面,让小区更加舒适宜人。同时,由于大部分雨水被地面吸收,居民区下水管道的压力也将降低不少,从而解决居民区排水不畅的问题。
来自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人员在设计施工方案时,还就老旧小区道路设置不合理、缺少停车位等历史遗留问题进行研究,加以改善。完工后,小区内的规划将更加符合现代人的生活需求,能走路、能停车的“海绵地面”,将让社区更加人性化。
切实改善博得居民支持
“此次改造获得了小区居民的普遍支持,虽然出现过一些反对的声音,但是在了解了‘海绵地面’的功能后,大家都表示赞成。”张杨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汤佳莹说。
原来,有的居民认为施工开挖道路会影响自己的日常出行,增设停车位影响到了绿化面积。针对大家的疑虑和不解,汤佳莹不仅隔三差五地利用各种机会,向大家介绍“海绵城市”的优点,还积极与施工方联系,一一研究居民反馈的难题及合理要求。
“因为小区存在管道老化和房屋沉降等问题,不少居民家中的污水管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堵塞和回流,三天两头都需要物业上门疏通,因此居民能体会到改造带来的实惠,也愿意帮助我们做工作。”汤佳莹说,如今大家都知道了“海绵地面”改造工程能够解决实际问题,能够让社区更美丽宜居。
目前,张杨居民区“海绵地面”改造工程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在改造完工后,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将持续2至3年进行调研回访。业内人士认为,在确定改造成功后,这一模式有望推广至新区乃至全市范围内的老旧小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