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普陀将建成50公里步道 改变老小区居民生活方式

2018-4-27 9:10:10发布65次查看

曹杨新村街道中关村公寓,前不久前刚落成了一条市民健身步道,让人产生一种精致街心公园的即视感。居民们从出门不知道邻居姓什么,到现在主动相约饭后散步,从只是点头之交,到一起挽手参加趣味运动会……一条美丽的步道,从项目申报到施工建设、后续管理,真的改变了一个老小区居民的生活方式。
普陀区体育局去年开始规划 “一居一道”为民实事项目,鼓励各个街道按需申报,在综合小区整体环境、并且在不损坏绿化的前提下,找适合的小区建健身步道。对于多数居民区是老式公房的曹杨新村街道来说,公共区域捉襟见肘、公共设施日渐老化,很需要这样的市民健身微改造项目。经过一系列征询和实地考察,街道提出先在中关村小区建步道的想法。
根据街道的意见,区体育局工作人员立即到现场查看。中关村的情况,与建造步道所需的环境十分吻合,前期规划和测量都很顺利。设计和施工任务,由2017年度步道建设的中标单位上海国澳江桥体育设施有限公司承担,整个方案全部在社区进行公示。
起初,一些居民有反对声音,担心步道会产生环保问题、会影响非机动车行驶,有的居民认为会产生噪音。通过区体育局、街道和设计单位的反复沟通讲解,建设方案最终在业主大会上通过。
设计步道路径时发现一个特殊情况:一处健身苑点在步道边,根据最初设计方案,步道以半岛的形式将苑点包围在中间,因此步道和苑点的地面有一定落差,形成一个“盆地”。尽管健身苑点地面区域有一定排水功能,但考虑到雨季可能存在的积水隐患,施工方对设计方案进行了调整,将原先健身苑点的地面改造成塑胶地面,并对部分健身器材进行调整。
借着施工“东风”,施工方还对部分步道路段的灯光进行整体维修,常年处于损坏状态的路灯又一次亮了起来,居民健身不再“黑灯瞎火”。施工完成之后,物业公司还沿着步道补栽了一圈绿植。
为了降低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的影响,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公司三方配合,不断向居民告知施工联系施工进度,配合施工队进场、及时清理建筑垃圾,尽可能考虑周到。从去年12月到今年春节前夕,短短两个月,一条美丽的步道就在中关村安家了。铺设步道面层的最后几天,两名老年志愿者全天站在步道两端,提醒居民不要踏上步道留下脚印,令居民们都很感动。
业委会还在社区业主微信群力发布步道使用和维护的注意事项,呼吁大家共同爱护这处凝结着各方汗水和心血的公共活动空间。业委会成员徐以翰打趣道:“现在看到步道上有什么损坏,真的比看到自己家地板有个洞还要心疼!”
其实早在2014年,普陀区体育局已开始针对区内健身步道使用情况进行全面统计调查,了解到社区居民对健身步道的需求尤为旺盛。但由于“市级标准”步道长达300米,在选址上存在难度,因此全区步道拥有量不多。针对居民们提出的健身步道选址“能不能近一点”、数量“能不能多一点”、长度“能不能减一点”等需求,体育局向居民作出“用三年时间新建100条‘区级标准’步道”承诺,如今百条步道已经全部建成。
据悉,普陀区在“十三五”期间将步道建设作为民生工作重要指标,体育局、绿化市容局、房管局等部门将合力在有条件的空间挖掘潜力,建设更多便于居民就近参与健身休闲的步道。到“十三五”末,力争完成“一居一道”的建设目标,2021年全区累计建设步道长度将达到50公里。
【链接】
健身步道是什么?
市民健身步道是指在公园、绿地、广场及大型居住区等场所建设的,为居民步行健身使用且符合环保要求的塑胶或沥青等道路。建设要求:市民健身步道长度一般不少于300米,单道宽度不少于1.2米,双道宽度不少于2米,鼓励建成环状步道。如不能形成环状,则应当建设双向步道,并在两端设醒目调头标识。普陀特色的区级健身步道要求长度80米以上,宽度0.8米以上或者长度60米以上,宽度1.5米以上。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