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匠"心 钻研革新
2018-4-26 9:34:28发布69次查看
据奉贤区消息:有这样一群大老爷们,整天与模具、机器人、电脑为伍,有创意想法时更是一头扎进实验室,电脑前几天几夜的琢磨,他们就是能率(中国)投资有限公司开发本部的队员们。在今年的评选中,他们被授予“全国工人先锋号”的称号。
“获得这个奖,真是让我们有点受宠若惊。”说起获奖,开发本部部长俞烨如是说,在他看来,他们只是一群做技术的人而已,“我们只有23个人,个个就只会搞技术。”事实上,整个开发部团队在发展和创新的过程中,曾获得过2009年度奉贤区职工技术创新团队、2010年度奉贤区创建学习型优秀团队、2015年度金汇镇总工会科创小组先锋集体以及2017年上海市工人先锋号。
适应国家节能标准,优化换热器的热交换;更人性化地为客户考虑,研发了语音播报热水器,在热水器使用操作中不仅可从操作器显示屏上了解使用状况,还可通过语音知晓……一直以来,开发部不断通过学习和研究,攻克难关,在研制出满足市场需求产品的同时,不断提高团队技术能力。
怎样让热水器的二次换热器的金属配件无缝衔接,既不会被腐蚀,也不会有渗漏?这个问题常常困扰着开发部的同仁们。“采用二次热交换、提高能效的同时势必会产生ph值约等于3的酸性水,极易腐蚀金属件,造成换热器渗漏和换热管渗漏,产生安全隐患。”俞烨介绍,以前若是采用真空焊接,不仅好使,成本也高。如果采用高耐腐的密封材料和螺钉紧固连接,则稳定性差,外观也不规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部的队员们想了好久。在一次次的尝试下,俞烨突然想到或许可以试试激光焊接技术,由自动化的机器人来完成,起码工艺上的工整性可以得到解决,完成的时间也可以缩短不少。
有了想法就开始实施,于是,画图纸、出样片验证、设计、试样、测试、制作模具制具、验证……一系列的工作由此展开。好不容易经过了样片验证,证明这个想法是过关的,但在焊接时俞烨和他的队员们再次犯了难,机器人虽好,但是它有固定的轨迹,而钣金件拼接缝位置必须稳定平直,不然焊接一致性的稳定性就差了。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队员们再次开启加班模式,俞烨家住在市区,每天上下班路程要1个多小时,在最忙的时候,他要加班到11点,再驱车回家,第二天又是一早到公司,“有时候燃烧实验做到一半停不下来,不知不觉就晚了。”俞烨说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在经过队员们日夜兼程的研制,一项新的加工工艺技术成熟了,一方面提高了加工效率和质量的稳定性,另一方面外观也更加规整。事实上,除了工艺的改进创新,在近8年潜心开发研究中所产生的新技术,并由此共申报专利73件,其中66件被得到了专利授权。
“虽然很累,但是由我们设计研发的产品上市了,消费者也觉得很满意,就会很有成就感。”俞烨介绍,下一步,他们将研究如何将仅0.3毫米的薄壁不锈钢管和1.5毫米厚的板材无缝焊接,实现整个二次换热器浑然一体,“如果这个获得突破,制作工艺又会节省很多时间和精力。”就在这样不断创新的过程中,开发部的队员们应对着不断变换的挑战,也担负起了公司在中国市场发展的要求,为中国燃气具市场作出应有的贡献。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