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东航人谈飞机出行: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2018-4-25 2:26:26发布66次查看
原标题:飞机出行,飞入寻常百姓家
  据《劳动报》报道,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绝大多数人没坐过飞机,即使因公出差,也要凭介绍信才能买票。而在生活质量突飞猛进的今天,坐飞机已成为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全国劳模费国兴作为东航军转民后较早录用的那批飞行员,亲历了中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黄金井喷期。
  增长近20倍,飞行员越来越多
  在上世纪七十年代,民航飞行员都是来自军队,东航当时也被称为民航第五飞行大队,实行准军事化管理。
  八十年代初期,费国兴作为航空公司第一批在大城市统一招录的高中毕业生开始了飞行生涯。直到飞行学校毕业被分配到东航后,他还是觉得实践经验太少,培训不给力,没有系统教材、没有仿真器材,只有跟着带教的老飞行员在飞行中边看边学。当时的东航总共只有百余名飞行员,每个人一个月飞不了几次,也很少夜航,晚上七八点飞机就“马放南山”了,新学员缺乏系统的训练。直到开始参加荷兰、法国、美国等国家的售后培训,费国兴才像“刘姥姥进了大观园”,了解到国际上专业系统的飞行培训原来如此。但去人家的地方培训,还是有诸多限制,想上模拟机训练,白天是不行的,要等晚上模拟机空闲下来,才轮到他们。即便有点委屈受累,费国兴还是觉得大开眼界:飞行员光懂技术不够,还要学会做管理者,飞机上的一切都与之相关。尤其是机长,必须要成为整架飞机团队成员的灵魂。
  经过不断完善优化,如今,从航校毕业的学员进入东航,从新雇员培训到成为机长,都有系统的培训课程和专业设备,更包含了当今世界上最新最好的训练手段。这些年来,模拟机视景数据库从无到有,建模工作实现零的突破;建立机场风险数据库项目,使大家的运行经验实现了公司范围内的共享,这些都标志着在训练教学上具备了自主研发能力。提起这些,费国兴不由笑起来:“现在我们家大业大,想上模拟机就能上,不用再看人家脸色了。”
  随着航空公司业务量不断扩容,即使满负荷飞行,成熟飞行员和机长的数量还是跟不上航空公司井喷式的发展。仅费国兴所在的波音飞行大队近三年半以来就由原来的30多人壮大成为500人。因此航空公司把眼光投向了全国,不仅如此,东航还放眼国际,只要符合录用条件,外地和外籍的都有机会加盟东航。所以当你乘坐东航国际航班时,遇到个高鼻子蓝眼睛的外国机长,大可不必惊奇。
  空客+波音,飞机越来越新
  刚当上飞行员时飞何种机型?费国兴记忆犹新,那时候已经有了最新的(麦道)md82,只不过3架,再加上其他机型,也不过十架左右,都是小机型,容纳乘客一百多人;航线也少得可怜,无外乎北京、广州、香港等地。
  费国兴印象中,真正的大量引进新型飞机开端于上世纪九十年代,空客340是开先河者。当时也经常买进些新飞机,或荷兰福克或法国空客,但如今回看这一段历史,只能称其为平稳发展阶段,真正的跨越式发展起始于四年前。2014年9月26日,东航引进的首架波音777-300er飞抵上海虹桥国际机场。此后,东航引进新飞机的速度保持在一年十至二十架,陆续接过前辈a340-600的任务。从上海-纽约开始,东航波音777-300er执飞的国际航点,不仅覆盖了纽约、洛杉矶、旧金山、芝加哥、多伦多等北美城市,还向“一带一路”沿线的欧洲航点延伸,东航的上海至巴黎、法兰克福、伦敦航班,也出现了波音777-300er的身影。
  身为机长的费国兴,他最能感受到国际航班的班次不断加密、辐射五大洲的航线图不断更新。伴随着国人旅游的足迹,一些国际旅游城市例如布拉格、凯恩斯、奥克兰都开辟了新航班,航线网络延伸到了全球170多个国家,1000多个目的地。
  快速发展中的东航,目前飞机数量在世界上名列前茅,而且平均机龄不到5.5年,成为全球规模航企中最“年轻”的机队。在这样一家公司工作二十多年,并亲历了它从幼小到强大的蜕变,费国兴言谈之中充满自豪。
  出境游普及,上座率越来越高
  航空事业的腾飞离不开国人生活品质的提高。凭介绍信才能买飞机票,这已经是久远的往事了,只能留存在费国兴这代人的记忆里。而今,不仅一线大城市的居民可以便利地通过各种渠道购买机票,想去哪里就去哪里;就连内地居民也比以往享受到更多的出行便捷。也正因为飞机出行的频次和人数越来越多,尽管飞机不断扩容,机组人员不断扩充,飞机上座率还是居高不下。十几年前上座率能保持在70%,已经很不错了,而今热门航线上一票难求是常见现象。
  全国劳模吴尔愉,1995年离开纺织系统改行做了乘务员,那时候上海航空公司还没有和东方航空合并,作为中国第一家地方性航空公司,当时也只不过8架飞机100个乘务员。提起这些年做空乘的感受,她和费国兴有一样的体会:飞机出行不再那么“高大上”,不再是奢侈的交通方式,而是真正走进了平常百姓家。对于和乘客打交道的空乘来说,她更有直观感受:不仅是国内航班,即使是去香港和国外的航班上,外籍乘客只是小比例。七旬以上老人、出外务工者、来自中西部落后地区的农民,已经不再稀罕,有时甚至是当次航班的主流人群。乘客群的差异化,给乘务员的客舱服务工作提出了新挑战。英语不通,出国经验不足的,乘务员要帮助填写表格;第一次乘坐飞机,对机上设备不熟悉的,乘务员要费心指导。
  吴尔愉告诉记者,时代在变,情况在变,乘务员的工作方法、工作思路也要不断改进。适应新变化,不能做二十年前人们印象中的“冰美人”,应以服务为先,并且用“引导式”服务取代过往的“迎合式”服务。既要尊重乘客,也要通过规范主动的服务引导他们遵守机上公德,学会使用机上设施。
  出行乘坐飞机,正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更多的人学会坐飞机,也会在今后继续改变我们的生活。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