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彭旭卉)4月16日,伴随着吊车的轰鸣声,静安区天潼路—曲阜路—曲阜西路(河南北路—共和新路)路段的45根电线杆在一天内被施工人员全部拔除,曾经密布的架空线悄然入地消失在公众视野中,这标志着静安区域内首个成规模架空线入地工程告捷。
“蜘蛛网”消失还天空一片干净
“‘蜘蛛网’拆掉后,感觉马路更宽阔,环境更整洁了。”电线杆拆除的第二天,附近的张阿姨一出门就表示“眼前一亮”,曾经密密麻麻的“蜘蛛网”全部消失了,家门口变得干净了很多。
记者了解到,天潼路—曲阜路—曲阜西路(河南北路—共和新路)是静安区实施的第一条成规模架空线入地道路。“之所以将天潼路选为重点突破口,主要是配合北横通道建设。”区建管委负责人介绍,随着北横通道建设加快,周边的海宁路和天目东路很有可能发生拥堵,而作为北横通道南侧的一条疏解道路,天潼路的架空线入地工程有着重要意义,将为道路拓宽及整治留出空间。
上个月,静安区已在这一路段完成通信、电力线路铺设,周边用户的供电与通信使用功能同步到位,所有用户在4月14日已使用上新的地下管线。接下来,静安区还将在与这条路相交的河南北路、浙江北路、西藏北路等三个路口,实施“多杆合一”整治工程。目前静安正委托专业部门制定设计方案,届时通信、电力、交通监控等都将合杆,在公共服务密集区还会将无线发射塔功能纳入合杆中。
确保周边居民生活不受影响
在此次天潼路段施工中,区建交委和市北公司按照《一路一方案》编制工程实施方案,邀请了11位专家先后15次现场踏勘,积极推进景观化、隐形化创新设计,从10种方案中择优选取,强化电力设施外观与周边环境和谐统一,打造具有示范效应的精品工程。
区建交委负责人介绍,针对此次施工静安区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优化施工组织方案,使架空线入地工程与道路工程同步实施;组织信息、电力部门,制定管线平衡方案,确定电力割接计划,集中施工力量按方案实施;落实文明施工措施,协调交通管理部门,完善施工期间的交通组织,确保此次施工中道路周边30户高压用户、68户低压非居民用户、400余户居民日常用电不受影响。
计划3年近63公里架空线入地
据介绍,目前静安区正在梳理区内既有道路(内环线内)及改扩建道路情况,会同电力公司、信息管道公司着手编制架空线入地三年行动计划,计划三年内完成62.78公里的架空线入地和合杆整治工作,实施范围和目标为内环内主次干道以及具备条件的城市支路,重点是南京西路、静安寺和苏州河滨河地区重要地段与道路。
其中,今年计划开工22公里(涉及27条道路),预计竣工12.6公里(涉及21条道路)。此外,在有条件的居民区,静安未来也将实施架空线入地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