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署建平中学南校:用科学的思维和精神“遇见”未来
2018-4-24 0:00:00发布87次查看
2018年塘桥学区第二届科技嘉年华和学校科技节正式拉开帷幕,周一的升旗仪式,经过科技社团来自初一1班的戴玉峰同学的介绍,黑板报评比、创新实验室体验、人文科技讲座、科技嘉年华以及创客活动等等科技节的系列活动已令同学们跃跃欲试。
董校长也为此次科技节致辞。董校长提到了,著名的英国物理学家、当代科学界的传奇人物斯蒂芬.霍金的去世,引起了全世界人们对科学的关注。也为同学们科普了圆周率日、霍金《时间简史》等著作以及“中国七杰”等。校长鼓励同学们,探索宇宙的奥秘需要充满好奇,当生命意识到宇宙奥秘的存在时,距它最终解开这个奥秘,就只有一步之遥。
学校举行科技节的目的并不在于嘉年华那一刻的狂欢,而在于通过这样一种形式,使我们对科学,对科学技术拥有好奇心,拥有对未来的思想和思考,让我们不断的努力提高自己。
下午,系列活动之一的校会课就邀请到了来自于上海市实验学校的裴明博士给全校师生带来了一场以“用科学的思维和精神‘遇见’未来”为主题的人文科技讲座。不同于传统讲座,这是一场体验式讲座,兼顾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得学生在新颖、有趣的实践活动中,收获关于何为科学思维、何为科学精神的知识,并将其合理应用到日常的生活中。
裴博士从何为科学思维、渗透理论、黑箱理论、回溯推理方法等科学理论结合实际实例等方式,让同学们在讲座中收获颇丰。
其中,裴明博士运用“黑箱探物”的活动,使学生明白黑箱方法的要义。有两个黑箱,里面存放着一些物品。学生尝试运用摇动听声响的方法,猜测物品的数量、形状、性质等等。学生的答案已经非常接近事实。很多时候,科学研究就是一个运用“黑箱方法”探究不可见事物的过程。我们往往认为思维方法是高不可及的一个名词,其实这只是一种错觉。我们可以从观察渗透理论、黑箱方法、假说方法以及回溯推理方法中获得某种关于科学思维的启示。
梦想成为科学家,在科学思维之外,仍需要具备一定的科学精神,包括执着的探索精神、创新改革精神等等。讲座最后裴博士提出了一个问题:如何采用身边的工具和材料设计一个简易新颖又可操作的“10秒计时器”?这个活动很是考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能力。
科学思维貌似高深,但其实很朴素;科学看上去距离我们很遥远,但其实就在我们身边。关键在于你是否有一双善于观察的眼睛,以及勇于探索的精神。科技节已然开启大幕,更多的精彩、更多的新奇等着你们去探索。
浦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