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8日,淮海中路街道社区党建服务中心企业天地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迎来了两岁生日。在这个具有纪念意义的日子里,企业天地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联手领展企业广场(l)和新昌物业管理(深圳)有限公司上海第一分公司(s)精心策划了ls 淮海+ family day,回馈楼宇企业及白领一直以来的支持与厚爱。
此次ls 淮海+ family day庆祝活动服务站与街道社区发展办进行资源对接,将非遗文化创意扎染引入楼宇,让白领们体验传统艺术之美、感悟非遗文化的魅力。同时,服务站还引入图书义卖公益项目,让白领们在阅读充电的同时,奉献爱心,传递温暖。此次义卖共得善款1983.87元,所得善款将以“淮海+”的名义悉数捐赠到上海民生公益基金会。
服务站入驻领展企业广场两年以来,一直秉承着“真心、热心、贴心、爱心、耐心”的“五心”服务理念,不断整合区域资源,完善服务功能,取得了一些实实在在的成效。
成绩单
新成立了迪士尼、歌诗达、君创等四家党组织;
成立了第一家非公企业楼宇工会;
成立了工会联合会;
创建了“益食尚”、“益小时”、“益诊室”、“益知道”、“益讲堂”、“益乐活”淮海+“六益”项目;
举办了“益知道”、“益诊室”等志愿服务300余场服务约1200人次;
举办了“益乐活”、“益小时”等各类文体活动约200场,覆盖约8000人次。
零距离的服务不仅让楼宇白领认识了“淮海+”、了解了“淮海+”,更让楼宇白领们得到了真正的实惠、感受到了家的温馨。
一系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事凝聚了人心,赢得了信任。在服务站两岁生日之际,白领们也纷纷送来了祝福:
“服务站两周岁生日快乐”“希望服务站越来越好”“感谢服务站一直以来的陪伴,一如既往地支持淮海家”!“祝福今后的活动越多越好,我们会一直关注和参与哒”“一眨眼,服务站入驻咱们企业天地两年啦”“祝福今后的活动越多越好,我们会一直关注和参与哒”
两周年,又是一个新的起点,企业天地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将继续坚持服务为先的理念,做好新时期服务企业和白领的“店小二”。在对接资源与需求的基础上,主动靠前,跨前服务,通过更加精准和有效的服务凝聚楼宇白领,让更多的楼宇白领融入温馨淮海家,共建幸福淮海家。
背景链接
企业天地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是服务楼宇、白领、辖区党员群众的一线平台。从2016年4月正式运行以来,淮海中路街道始终按照服务覆盖、工作覆盖、组织覆盖、管理覆盖“四个覆盖”目标,着眼实际、积极探索、大胆实践,扎实推进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建设。
1建立“线下线上”服务阵地,服务立体化
为实现服务全方位,街道建立了“线下+线上”,实体与虚拟相结合的立体化服务阵地。服务半径辐射企业天地1、2、3、5号楼(新增新天地南北里)周边所有的楼宇及居民区,有效实现了服务的延伸、功能的拓展和工作的覆盖。
★ 服务内容
党组织关系转接、群团组织组建、党(团)费缴纳、企业维权咨询服务,居住证办理、医疗报销等政策咨询,便民服务预约等综合业务。
★ 线上阵地
开通党建群团工作微信公众号“淮海+”,每周2次定时推送信息,及时发布党建群团最新活动动态、成果展示、互动交流,扩大工作宣传面,增强组织吸引力。自开通以来,目前吸引了2000多名粉丝关注。
2打造“自转公转”工作平台,运行开放化
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联系点既是一个对外服务的工作平台,更是服务对象可以利用的活动之家,是“自转+公转”的开放性平台。
★ 清单化服务
针对白领午餐、体育健身、文化娱乐等方面的“需求清单”,定制具有淮海特色的党工青妇四份“服务清单”,统筹区级、街道层面区域化党建联席会资源,区级、街道层面工青妇资源及辖区各类社会组织、企业等资源,形成有淮海特色的“资源清单”。根据需求和资源,形成益食尚、益讲堂、益诊室、益小时、益知道、益乐活“项目清单”。
★ 开放式管理
实行专职团队专业管理与志愿者团队志愿服务相结合的开放式管理,发挥白领志愿者专业特长,为不同需求的群体提供法律咨询、健康义诊、创业指导、心理调试、知识讲座等服务。
★ 品牌化运作
培育了“党员论坛”、淮海+益诊室、“青年驿站”、“阳光行、健康走”等一批活动品牌,深受白领群众欢迎。
3探索“三联三共”管理模式,管理扁平化
企业天地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作为推进政府服务窗口化、平台化的一个重要实践,为提高服务效能的最大化,探索了“三联三共”的扁平化管理模式。
★ 平台联建
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作为前台,是党建群团组织联系服务党员、白领、群众的一线窗口,也是党建服务中心的手臂和延伸。党建办作为后台,共同指导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联系点和党建服务中心的建设,提供有力的组织保障和业务支撑。
★ 活动联办
以企业天地楼宇党建(群团)服务站为主要阵地,互通党建群团各部门资源,化整为零,优势互补,联合开展各项活动,化单一服务为双向认领、多向服务,更好地满足社区各类党组织和党员的学习、活动需求。
★ 队伍联管
打破各条线各自为战的局面,将原党建、工会、团委、妇联的工作人员全部纳入社区党建服务中心统一管理,按照“岗位管理、分工负责、协同推进”的要求,形成工作“一盘棋”。
★ 工作共商
建立党建群团“1+1+x”工作模式,“1”指党建办,“1”指党建中心,“x”指楼宇党建服务站每月召开工作例会,讨论重要事项、重大活动和重点工作,分析研究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推进各项工作有效落实。
★ 资源共享
加强与党建服务中心、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网格化管理中心、综治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生活服务中心工作对接和联系互动,建立互为前后台的有效机制,协同推进党建、群建和服务群众工作,实现资源共享、互赢互利。
★ 覆盖共推
加强与企业的联系走访,共同推进文化体育、医疗健康、法律咨询、平安建设、金融理财进楼宇等活动,增强企业白领、党员群众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解决“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等问题,有效推动党建群建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