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外滩街道成功拆除东余杭路一处留存多年违法搭建
2018-4-23 11:44:18发布78次查看
整治后
整治前
“还以为这里是属于饭店的经营场所,拆违之后才知道是一条人行道。”
随着修缮和绿化工作收尾,被东余杭路1308号某饭店的违建占据十多年的上街沿人行道终于现出“真身”,区域面貌也焕然一新。
敢于碰硬多部门“组团式”执法
该饭店自2002年开始运营,起初的经营面积仅为一户民居范围,后因生意兴旺,经营者便将周围几间民居都租了下来,并占用门前的人行道和屋顶空间进行违法搭建,违建面积总共约300平方米。多年的占道经营,不仅给周边居民出行带来不便,营业时产生的各种垃圾也长年“占领”街边花坛,一到天热,臭气熏天……在年初的街道大调研走访过程中,周边居民反映强烈,称走到这里像是走到一条“断头路”,需要多走几步绕过去,而且还不安全。
鉴于违建面积大、留存时间久等多种原因,不少居民将该饭店笑称为“硬钉子”。街道本着居民反映的“急难愁”问题必须第一时间解决原则,决定迎难而上,将其定为今年“六无”创建工作的首个重点整治对象。
前期,街道社管办、城管中队、公安等多次“组团式”上门与经营者、房东沟通,面对面向其宣传政策,发放综合整治告知书。由于涉及自身利益,经营者和房东起初都有抵触情绪,街道工作人员多次上门宣传政策,反复强调拆违整治是大势所趋,是城市更新美化第一步,最终成功说服了经营者和房东,促成拆违工作顺利开展。
刚柔相济执法有力度又有“温度”
整治期间,街道在坚持“合法建筑一定保留、违法建筑必须拆除”的同时,也讲究人性化执法,主动配合经营者合理调整拆违时间和方案,执法过程有力度又有“温度”。
据悉,由于春节将至,当时已有不少顾客在饭店预定了年夜饭,如果立即大规模拆除,会给顾客们造成不少麻烦,经营者希望能晚几天再实施拆除。知晓情况后,街道相关部门和城管中队便及时调整时间、方案,将拆违行动分两次进行。在不影响饭店除夕夜正常运营的前提下,先对其部分违建实施拆除,除夕过后再拆除剩余的大部分违建。
拆违过程中,相关部门还对饭店存在的安全隐患,比如屋顶漏水等逐一整改。同时,街道专门邀请了设计单位,结合整个街区的建筑风格对饭店外立面进行改造设计,并协助其将外墙粉刷一新。
“多合一”整治打造美丽街区
在“精细化管理”理念的推动下,街道将拆违、重建、修缮、绿化等“多合一”统筹实施,力争一次性解决违建自身和周边的一揽子问题,打造整洁美观的城市环境。
违建拆除后,人行道仍被一个“占道”多年的花坛截断,无法直接通行。为此,街道积极与区相关部门沟通协调,把花坛改造为一个小型的街角花坛,实现还路于民、畅通直达。同时,在花坛内增添高低错落的花卉,提升绿化品质,补上周边绿化单调、量少的“短板”。
“以前路过这里的时候,路上总是油叽叽的。现在好了,不仅‘消失’多年的人行道又恢复了,饭店也完全变了模样,看着就干净卫生许多。”对于整治前后的变化,家住附近的陈老伯可谓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进一步加强对此类留存多年“老大难”违建的整治力度,同时积极牵头相关部门,对东余杭路、保定路等多条道路进行外立面改造,为市民打造适合休闲漫步的美丽街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