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好书、一座图书馆、一片怡人的水岸、一群可爱的人,这些元素叠加起来你会联想到什么?4月22日,由徐汇区文化局、汇悦读书香联盟、滨江文化联盟主办,徐汇区图书馆和自然力研究院策划承办的世界读书日特别活动——《漫品滨江:读懂一座城》,用独特的跨文化阅读方法,将“书馆景人”四要素合一,开创了都市全新阅读文化。
图片说明:漫品滨江读懂一座城
徐汇四韵:上海文化的时间四种
《徐汇四韵》作为开幕式活动,主创人员从徐汇的文化历史中选取了四个不同的经典语文,并通过演唱、演奏、朗诵、艺术转译、现场书法的形式展现出来。从明朝的徐汇文化巨擘到最新的上海文学,主创者使用新形式演绎了徐光启的毛诗六帖、柯灵散文以及评弹调里金宇澄的《繁花》、昆曲乐里的《牡丹亭》以及《海上花》旗袍秀,全方位呈现了阅读中的徐汇。
自然力研究院院长周雷介绍,徐汇滨江的自然景观、运动元素、后工业美术馆群、亲水知识服务创新要素具有相当的国际前瞻性,许多重要的全球城市都一条公众可沉浸式享受的文化景观带,徐汇区图书馆在两年前就开始探索全球水岸城市的文化知识分享,通过工作坊和演讲形式邀请了多个国家的专家分享水岸线城市的精神内涵。此次的世界读书日,基本上集成了徐汇区图书馆在前沿理念下创办的多个业务模块创新,从中也可以看出徐汇区的浓浓阅读文化。
图片说明:由五位书法老师联合创作的书法长卷
现场一副书法长卷吸引了不少人驻足观赏,据了解,这幅书法长卷是由五位书法老师一起用毛笔绘制书写下与泰晤士河、塞纳河、哈德逊河、苏州河等水岸城市与河流有关的知名文学段落。来自上海书法家协会的高庆洛表示:世界各地有许多知名河流,黄浦江作为上海的母亲河,有着悠久的历史,海派文化通过黄浦江汇聚。今天在徐汇滨江进行文化创作,也是一种全新的体验。
此次徐汇滨江世界读书日活动,把王羲之的暮春“修禊文化”、《农政全书》著者徐光启的文采与来自西班牙、美国、法国等多国的经典阅读和艺术阐释结合起来,丰富了世界读书日的“世界性”,带来“读书日”的中国气派。
徐汇滨江:可以躺的文化外滩
自然力研究院项目经理王鲤洁说:“纽约有哈德逊河,伦敦有泰晤士河,巴黎有塞纳河,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母亲河,他们汇聚着每个城市的文化与精神,我们希望把海派文化注入徐汇滨江,把属于上海的文化精神发扬光大。”
图片说明:活动现场,人们在自己感兴趣的文化摊位前驻足停留
活动当日,从龙美术馆后的临江广场起至滑板公园,可以沿途尽享各类读书日文创活动:徐汇区汇悦读书香联盟成员单位组成的悦读市集区,音乐诵读演绎徐汇经典名著的音乐表演区,各种类型讲座组成的智汇阅读区以及专为国际家庭定制的跨文化儿童阅读区。来自徐汇区凌云街道的三十组亲子家庭现场体验了华东师大出版社的新书《风调雨顺》的汉字与传统文化之美,据了解,这本新书同时也在徐汇衡复地区的“悦读亭”中亮相。通过经典作品阅读、阅读艺术展示、跨国阅读互动、公众沉浸阅读、阅读影像体验的五种核心方式,本次世界读书日创造了一个学习艺术化、艺术生活化、阅读“智汇化”贯穿起来的新型世界读书日。
徐汇区图书馆还为此次活动带来了特色服务:通过新书速借和书香漂流活动,图书馆成为都市人阅读趣味和阅读文化的联结。在新书速借的展位,图书馆把新书选购权交给读者,读者可使用身份证和读者证借走书店的新书。而书香漂流板块,公众可以在登记后,把现场供漂流的二手书带回家。
水主未来:全球相遇悦读越美
上海临水而生,因海而兴,21世纪的上海的最重要文化命题就是全球城市和全球自由贸易文化实验区,本次活动通过多年的文化要素集成创造,共创了一个“文化汇译”方式,展现海派文化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世纪与世界多元文化相遇颉颃的民间新型互动,呈现了从16世纪徐光启时代就西学东渐、蔚为大观的徐汇文化阅读精神。
图片说明:汇悦读书香联盟
活动当日,所有参加世界阅读日的人都成为一个“阅读派”,他们带来自己的文化理解、文化创意、文化表演以及文化传播新形式,把静态的阅读改变为动态的互动,将安静阅读的图书馆变成读书、读影、读人的行动化阅读。今天的徐汇漫品滨江阅读活动呈现了一个动态文创的思路:徐汇滨江提供文创土壤,徐汇区图书馆提供创作养分,书香联盟成为暮春初夏的“文化暖湿气流”,往来的阅读爱好者是一颗颗种子,在徐汇滨江生根发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