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部服刑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正式出版
2018-4-19 9:52:00发布78次查看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当代中国精神的集中体现,凝结着全体人民共同的价值追求。最近闭幕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正式写入了“国家倡导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和中国力量。
4月18日上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刑人员教育读本》首发式在上海市青浦监狱隆重举行,这标志着全国首部服刑人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材正式诞生。
上海市监狱管理局党委书记钟杰、上海开放大学副校长张瑾、市监狱管理局副局长宋烈、上海教育出版社社长缪宏才、教材主编、市教委教研室叶伟良等参加首发式。
这是一本什么样的教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刑人员教育读本》是以社会主义价值观教育为主线,以引导善恶辨析、促进情感体验、强化行为实践、关注类别差异为教育理念,并针对服刑人员思想改造核心,贴近服刑人员改造实际的服刑人员价值观教育标准教材。
内容更丰富
设置“心理篇”,帮助服刑人员合理控制情绪;设置“国情篇”,帮助服刑人员认识国情,激发爱国热情;设置“修身篇”培养服刑人员自身修养,提高个人素养;设置“审美篇”培养服刑人员审美情趣,促进价值观的践行;设置“知法篇”帮助服刑人员成为知法、懂法、守法的公民;设置“规训篇”培养服刑人员树立在刑意识,遵守纪律规训;设置“道德篇”提高服刑人员道德水准,提升个人修养;设置“劳动篇”树立服刑人员劳动意识,培养就业技能;设置“新生篇”培养服刑人员汲取人生教训,重新融入社会。这样9个篇章、63课、42万字丰富而贴近服刑人员改造实际的内容,涵盖了服刑人员价值观教育的各个方面。
形式更多样
教材全篇穿插背景知识、传统文化,特有的“小链接”、“阅读窗”、“案例库”、“提问云”等形式,使教材更具可读性。
易学更易教
教材的设计不仅考虑到服刑人员阅读学习,也充分兼顾到民警的教学开展。教材科学融入多种教育手段,建立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具体、课时安排合理的教学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服刑人员教育读本》的推出,填补了国内监狱服刑人员教材建设的一项空白。
如何发挥教材的教育功效?
价值观教材为开展服刑人员思想教育提供了有效的工作载体,上海监狱将按照司法部《教育改造服刑人员纲要》及部局相关制度规定要求,全面推进统一教材在监狱教育工作实践中的应用,在服刑人员基础教育、出入监教育、教学课时等方面做到无缝衔接。
以教材的推广应用为契机,各监狱进一步完善教学教法,打造精品课程,开展分层分类教学,构建以价值观教育为核心的罪犯思想改造体系。优选民警讲师团精品课程,建立网络视频教育,建立完善价值观教育精品课程库。保障服刑人员的学习需求,更加突出教育攻心治本功能,努力把服刑人员改造成为不再犯罪的守法公民。
高质量的教材如何打造的?
教育改造罪犯是监狱工作的中心任务,由于服刑人员思想教育的复杂性和特殊性,目前全国范围内缺乏统一的价值观教育教材。
这种窘境如何突破?2015年8月,上海监狱依托市教委、上海开放大学,集中了上海市优秀的专家教授、教材编撰人员和监狱骨干30余人成立课题组,实地走访各监狱不同类型的服刑人员,通过民警座谈、服刑人员访谈、公开课旁听、服刑人员一日改造规范全程跟踪等形式,掌握服刑人员思想状况和改造需求,了解民警教育教学重点,为教材编写奠定坚实基础。
课题组严格按照教材编撰规范流程和要求,制定周密编撰计划,通过集中研讨,用时1年完成课程纲要的编写,并通过了市级专家评审。在此基础上课题组集中精力开展教材撰写工作,经过5轮反复修改,全局民警征求意见,千余名服刑人员试读,历时近3年,最终完成了《教育读本》编撰工作。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