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品到艺术神韵 赏出文化自信

2018-4-20 13:28:27发布64次查看

4月15日,首期“思南赏艺会”在思南文学之家人气爆满,本期主题为“民乐与历史人文地理”,导赏人是复旦大学葛剑雄教授。整场演出让人们对民族音乐文化更加热爱。民族音乐常常听,今天听来格外亲。
  一开场,葛剑雄教授用“四面楚歌”、“胡笳退兵”的历史典故,讲述了民乐与历史的故事:民族乐器的集成发展,正是通过丝绸之路流传到中原地区,与中国文化进行融合、发展、创新,勾勒出多姿多彩的民乐文化。在葛剑雄教授看来,传统民乐文化不只是本地文化的日积月累,也是在发展过程中不断吸收外来文化,融合集成创新,不断充实自己。最民族的民乐,既要吸引外来,又要走向世界,这才是最世界的。美各其美,美美与共,在欣赏民乐过程中,让人们的心灵得到真正的享受与震撼。
  五千年的中华文明,成就了独具魅力的民族音乐。观众林小炟十分感慨:“听导赏一番话,胜读十年书,原来民族音乐与古代丝绸之路历史源远流长。”
  赏艺会前,不少听众都还特地做了功课,他们说,现场一听,果然听出“味”来。原来,中国民族音乐非常注重音乐艺术的传神,静心听,就可以感受到当时的各种场景,悟到意境美的最高境界。
  上海民族乐团二胡演奏家陈艳为观众献上了二胡独奏曲《听松》,这是由民间艺人阿炳原创的一首著名的传统二胡曲,以高扬京剧的“急急风”作为开场,颇有京剧中“打击乐”的节奏与味道。阿炳曾解读:“南宋时期,金兀术为岳飞所败,趴在无锡惠泉山下的听松石上,俯听宋朝追兵的声音,故名《听松》。”据说阿炳在抗日战争时期每逢演奏此曲之前,必讲一番南宋时期入侵者金兀术败逃的故事,以金兀术的败逃喻日寇的失败,以岳飞的奋斗精神,预言中华民族的必然胜利,表现了民族精神的骨气。
  国家一级演奏员、上海民族乐团琵琶演奏家周韬演奏的《十面埋伏》,用四根琴弦表现了“金戈铁马”大场面,演奏充满激情。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著名琵琶演奏家刘德海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大型文艺晚会上,就演奏了这首琵琶曲的选段,展示了这首曲子的不朽魅力。
  60分钟的赏艺会很短暂,但五千年文明史的民族音乐文化意味很深长,它让人听懂入耳,感悟入心,受益入脑;赏艺会品到了艺术神韵,赏出了文化自信。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