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交委等部门的强力监管下
网约车平台自查自纠,
加大不合规车辆的清退工作
那么多不合规的车辆存在说明了什么问题?
市交通委副主任杨小溪在接受本台记者采访时表示:
平台准入机制存在漏洞,法律在这方面有一定的滞后,或者说有一定的空白,所以针对这一情况,首先要突出企业的主体责任,不管是安全还是服务,他没有尽到应该尽到的审核责任。
滴滴出行
本月14号,滴滴严打车辆信息不符立场,同步开启无限期“亮剑行动”,升级车辆核验措施、强化反作弊拦截。截至 17号,四天时间内,滴滴平台共在上海封禁1.8万个活跃“马甲车”账号,自2016年初起,滴滴两年在沪共拒绝 61万个不合规注册申请。同时,积极配合公安部门查处与之相关联的倒卖公民个人信息的黑色产业链,2017年底至今,上海警方已就此立案侦查 3起。接下来,滴滴仍将持续重拳打击不懈怠,并采取多重技术手段结合大数据筛查,侦测冒牌注册、违规改换车牌账户,全力保障市民出行权益。
美团打车
本月12号,美团打车飓风系统向所有注册司机账号推送信息,要求在16日前补录“人车合影”和“人证合影”照片,未补录,以及补录审核未通过的,将对账号进行封禁。据了解,16日临晨5点,美团打车已对 11万个未补录或者补录审核未通过的司机账号及车辆进行了封禁,通过数据比对,其中有2.9万个司机账号及车辆是4月8日整改工作启动以来的活跃账号及车辆。
下一步,美团打车还将对在网运营的司机账号及车辆进行全天候跟踪监督,严控问题反复,目前,美团打车app已经上线举报“套牌车”入口。消费者每举报一辆“套牌车”并被确认为首次有效举报,将获得 100元奖金激励。据悉,本月20号还会有 “神秘访客”队伍开始工作,以真实乘客的身份进行日常监督。据美团打车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份美团打车还将上线“全天候ai监测”,通过人脸、车牌动态识别,监督在网运营车辆。
网约车龙头企业如何引领网约车市场健康、有序、合规经营发展,
值得企业思考并践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