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出口加工区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工作成绩喜人
2018-4-18 15:57:40发布53次查看
据松江区消息:“如果没有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我们企业就要停止经营了。”华尔卡密封件制品(上海)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华尔卡密封件制品(上海)有限公司是最早入驻松江出口加工区的企业之一。出口加工区属海关特别监管区域,俗称“境内关外”。区内的企业往往采取两头在外的模式经营,即把原料采购、产品销售环节都放在国外,区内仅进行单纯的生产加工。从企业权益角度看,就如同是海外的企业,在进出口贸易过程中享受各类关税减免等优惠待遇。
近年来随着市场转变,该公司原材料国内采购及产品销往国内市场的比重越来越大。受到加工区特殊政策限制,公司新业务的开展有诸多不便。于是该公司决策层作出了关停区内企业的决定。正当此时,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政策出台为该企业的转型发展带来了机遇。试点后,该企业用于厂房、生产线改造购进的材料、设备、部件等进项充分抵扣,试点政策提升了该企业的产品竞争力。去年该公司实现了扭亏为盈。
2016年10月14日,国家税务总局、财政部、海关总署共同发布了《关于开展赋予海关特殊监管区域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的公告》,自当年11月1日起,上海松江出口加工区等7个海关特殊监管区率先开展企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资格试点。据松江出口加工区管委会相关工作人员介绍,试点企业可同时开展内外销业务,为合理利用国内、国际两种资源带来了新机遇。试点企业将货物销售给境内区外企业,可直接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向国内企业采购货物直接接受供货方增值税专用发票,货物进出区无须报关,直接通过海关非保税货物通道进出,提高了通关速度,也节省了报关出区的关税、手续费等费用,内销发展瓶颈问题得到了解决。试点企业通过承接国内加工订单,去产能”盘活闲置资产,拓展内销“业务,提升了企业发展活力。
通过驻区海关、税务等部门及管委会的通力协作,扎实推进试点工作,政策效应初步显现。目前,松江出口加工区已有华尔卡等11家企业申请一般纳税人资格,其中8家已开始进行试点,另有多家生产型企业正在申请。截至目前,试点企业累计销售额9790.10万元,其中内销收入7293万元,外销收入2497.10万元;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1017份,金额6094.53万元,销项税额1033.77万元;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1804份,金额6642.6万元,进项税额1006.35万元。
试点的开展,一方面为园区内企业打通了非保税的通道,提升了企业的竞争力,同时也为出口加工区的招商引资工作带来了新机遇。去年,出口加工区新设立制造型企业9家,多家内外资企业也已签订投资协议;盘活存量厂房近20万平方米,国能新能源汽车、海尔等重点产业项目也相继落户松江出口加工区。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