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杨浦长白新村与高校共探区域化党建新模式

2018-4-19 10:55:54发布70次查看

最近,一票弃权长白新村街道16家居民区的党建服务站里聚集了一批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师生,不大的党建站里,这些“学院派”就如何开展课题调研、如何进行文案写作等,对新晋社区干部展开授课,短短几天的培训已经让社区干部们受益匪浅。
  居民区党建科学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得益于前不久街道与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的结对共建,5位学院讲师担任街道16个居民区的思政辅导员,实现双方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以往我们对新晋社区干部都是凭工作经验以老带新,许多工作交接起来很慢,现在有了大学专业讲师的帮助,新人成长得快,我们的党建水平也跟着提高。”松延居民区书记说。
  依托高校,打造党建品牌
  据了解,此次社区思政辅导员制度是在新一轮“上理-长白”全面合作框架基础上作出的探索,街道依托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程输送进社区,服务党员群众,从而扎实推进社区建设与管理,打造符合党员群众需求的党建项目、党建品牌。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经过几轮挑选后,选择5名专业性强、有热心、乐于志愿服务社区的党员教师担任街道的社区思政辅导员。未来,除了自己投身社区党建,讲师们还将同时带领2-3名研究生(博士生)组建辅导团队,根据自身学科优势在社区党建服务站进行现场指导,开展社区案例实践教学。
  记者了解到,除了正在开展的社区干部培训课程,专题讲座、党建项目设计和运作、社区自治类管理类宣传教育也将成为重点课题,帮助各党建服务站建立各具特色的党建服务项目。
  双向服务,双向进入
  “社区管理不单单是‘管’,还要凸显‘服务’的概念,要将区域化党建工作和社区家园建设紧紧联系在一起。”几天的社区行下来,讲师们已然得出了全新的工作思路。而对于高校思想类课程讲师而言,如何摆脱课程乏味枯燥,是他们一直想要突破的关口。通过与街道结对,征集从社区中得来的鲜活案例,或许可以为丰富课堂内容提供一些思路。
  上海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总支书记彭宗祥在结对仪式上表示,希望学校老师利用好街道的平台,在社区的实际工作中,掌握更多鲜活的案例,让学校的讲课更接地气。也希望通过这样的项目,为研究生的课题研究提供创新的机会和土壤。
  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在新一轮全面合作框架的背景下,街道与上理工的结对,不仅是形式上的结对,更是观念、信念、思想上的结对。未来,思政辅导员将承担起社区观察员、舆情信息员、项目顾问这三个角色,双方在项目化运作中将突出党建引领、注重长效实效,真正做到机制创新。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