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大调研开展得如火如荼,为进一步做好青浦大调研工作,特别推出大调研系列微访谈,嘉宾有青浦各街镇、委办局负责人,他们将结合具体案例谈谈调研中的感触、体会和收获,敬请期待。
访谈嘉宾:区委政法委副书记、区综治办主任 曹秋龙
在此次大调研活动中,请介绍一下区委政法委的调研基本情况。
大调研中,区委政法委既是居住社区组的牵头单位,又是成员单位,在工作内容上不单是实地开展调研,同时也承担着及时准确地传达贯彻区大调研领导小组指示和上传表达各成员单位工作意见等职责。
1月9日下午,区委政法委牵头召开居住社区组碰头会,讨论并通过了《实施方案》。会上,明确调研组实行划片包干责任制,各成员单位深入11个街镇,走访全区317个村居,确保调研对象“全覆盖”。
目前,本组共调研走访305个村居,开展调研401次,收集问题1039个。
本次大调研中发现的典型案例有哪些?
区委政法委负责调研的是练塘镇30个村居。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练塘地区村居提出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普遍性,集中在美丽乡村建设、农民建房、农保以及交通等。
农民建房问题。多数村居都提到一个问题,就是村民房屋大多建于七八十年代,现已经逐步成为危房,急需改善住房条件,曾多次提出申请但未被批准。同时,老房子翻建需要付费进行危房鉴定,大致需要七八千,对于百姓是一笔不小的支出。特别是对于房屋明显是危房的,还要走流程,村民表示不理解。
农民保险问题。其一是“小农民”问题。部分农民在农田被征收以后,由农村户口转为城镇户口,参与镇保。但当时部分未满16周岁的“小农民”未能参与镇保。随后,上海即停止了镇保制度。政府给这部分“小农民”每人每年1千元的补贴,现普遍反映补贴偏少。其二是女性退休金问题。女性农保退休金要到60岁才能享受,但是目前女性的退休年龄为50-55周岁,造成部分女性在退休后,要面临5年既要交农保又没有工作的尴尬局面。
请结合具体案例谈谈体会和收获有哪些?
练塘镇提出创建“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镇”,每个村居的热情很高,但是担忧也不少,提出很多现实问题,例如:危房改造,交通“最后一公里”,停车难等。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村民参与大调研的热情,参与社会治理的积极性,同时也在感慨,我们干事的办法就在群众中。赵惠琴书记曾感言“干群关系是鱼水关系”,如果领导干部手握权力不为民,不亲民,那么,群众再有办法也不会说出来,对工作也不会给予支持。所以在大调研中,我们要深入一线,深入基层,让群众敢说话、多说话、说真话。其次得沉下基层甘于拜人民为师。我们要到基层群众中去了解群众需要什么、盼望什么,多听听群众的想法和意见。
谈谈下阶段推进大调研的设想有哪些?
深化走访调研,实现两个覆盖
在当前良好的工作形势下,区委政法委将进一步提高干部对大调研工作的思想认识,动员全体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开展调研。继续深入走访剩余村居,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走访、座谈、调研等活动,实现“两个覆盖”。立足提升工作能力和水平,将大调研工作和日常业务工作相结合。完成面上全部调研后,将对复杂村居和前期调研梳理出的复杂的、有共性的问题开展集中调研。
深化问题研究,破解群众难题
对调研中梳理的一时难以解决的复杂疑难问题,会同相关单位共同研究,开展进一步调研,提出解决方案,制定解决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切实解决群众最关心、最迫切的问题,以难题“真解决”换群众“真满意”。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良好氛围
结合实际工作,加强大调研活动的宣传,激发群众参与大调研活动的积极性,让群众敢说话、多说话、说真话。聚焦调研过程中发现的突出问题、解决措施、典型案例等,及时总结经验,加以宣传复制推广,切实扩大辐射范围,提升调研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