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浦东公安“讲故事”揭露诈骗真相

2018-4-17 0:00:00发布105次查看

  414日,浦东公安分局在全区范围内开展“所长讲防范——揭露故事里的诈骗真相”集中宣传活动。

  浦东公安分局64家派出所分别在各自辖区内设立集中宣讲点,结合电信诈骗典型案例和辖区发案实际,以“讲故事”的形式,深度剖析犯罪分子作案手法及被害人受骗心理。辖区易受侵害群体、群防群治力量、物业公司、业主委员会代表、银行员工、旅馆业及网吧经营负责人、辖区企事业单位财会人员等受邀听取宣讲。

  在浦兴路街道的宣讲现场,民警讲述了市民王阿姨遭遇的来自“公检法部门”的骗局。家住浦东的王阿姨在固定电话上接到一个自称某公安局刑侦支队民警的电话,对方非常严肃地告诉王阿姨,她涉嫌医保诈骗。起初,王阿姨并不相信对方的话,于是对方提出要加她微信,通过微信将相关资料发送给她。微信添加成功后,对方第一时间给王阿姨发了一张“上海市公安局的调查函”,“调查函”上有王阿姨的名字、照片、身份证号以及涉嫌的案别等。正当王阿姨将信将疑之时,对方又发来一张“警官证”的照片。

  看到照片后,王阿姨有点害怕,相信了对方的话,并答应全力配合。犯罪嫌疑人要求王阿姨购买一部新手机,并在上面安装指定APP,称这样“警方”可以通过APP实时监控,并要求她不能向任何人透露此事。之后,犯罪嫌疑人多次通过微信通话的方式与王阿姨保持联系,诱骗王阿姨将钱款转入“安全账户”配合调查。为了让王阿姨避开家人,犯罪嫌疑人还要求她到附近的网吧上网,通过网银进行转账。

  两个星期内,王阿姨前后20余次向犯罪嫌疑人转账200万元,对方承诺待审查完毕、洗清王阿姨的“嫌疑”后,会及时将钱款返还到原来账户中。可是,到了约定时间,王阿姨并没有收到“审查款”,而“民警”也失去了联系,王阿姨这才意识到自己上了当,于是选择报警。

  听完这个真实的案例,宣讲现场议论纷纷,有的惊呼被骗数额之大,有的说王阿姨怎么那么单纯。民警提醒,警方不会在电话里讨论案情,凡是没有当面出示“通缉令”“调查函”“警官证”的都是诈骗。此外,警方也从不会设置“安全账户”“审查账户”,如果遇到上述情况,请及时报警。

  当天上午,在南码头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二楼大礼堂内,浦东公安分局南码头派出所组织居民观看了一起电信诈骗案的模拟全过程视频,副所长奚鸣华还为居民们作了案情讲解。之后,现场还举行了近期快侦快破的数起侵财类案件涉案物品的返还仪式。受害者现场领回了被窃的电瓶车、单反相机、金银首饰等。

  南码头派出所教导员刘文涛介绍,涉案物品返还和防范电信诈骗集中宣传活动相结合,在展示警方守护市民生命财产安全决心的同时,也向市民直观地说明了当前部分案件高发的严峻态势,尤其是电信诈骗类案件,由于防范和侦破难度较大,需要警民共同努力,紧绷防范之弦、共创平安家园。

  据悉,下阶段浦东公安分局将开展为期3个月的防范电信诈骗社区宣讲活动。通过集中设点、入户走访、案件回访、社区活动等形式对辖区群众开展面对面的案例“故事”宣讲。同时,各派出所将积极发动综合协管队员、治保主任、居民楼(小)组长等群防群治力量参与到社区宣讲活动中,将不热衷社区活动的中老年群体、居住时间不长的来沪人员、朝九晚五的企业白领等作为重点对象进行反复宣讲,确保宣讲落实到辖区每一户,实现防范宣传全覆盖。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