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浦东新闻

聚焦区域化合作办学:建平中学举办中美教育微论坛

2018-4-16 0:00:00发布87次查看
       2018年4月12日,由建平教育集团与美国谢尔顿学区联合举办的中美教育微论坛在建平中学隆重举行,论坛内容分为上午的合作办学研讨会,下午的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两部分。
   本次论坛的主办单位建平教育集团和谢尔顿学区(美),特邀单位七宝中学教育集团,都是区域化办学的先行者和领军者,有着丰富的区域化办学经验。此外,上海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浦东新区教育局和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也参与了本次论坛,给予了指导和支持。
   上海市浦东新区副区长李国华,上海教育学会会长、国家督学尹后庆,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总督学、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院长张少波,建平中学校长、建平教育集团理事长赵国弟,七宝中学党委书记兼校长、七宝教育集团理事长朱越,嘉定二中校长、上海市高中教育管理专委会秘书长周凤林,建平中学党总支书记卜文雄,建平中学副校长、建平教育集团秘书长郑朝晖,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局外事办主任吕翠红,上海市浦东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区域教育中心主任李彦荣,以及建平教育集团各成员校校长等参与此次教育论坛。美国康涅狄克州谢尔顿学区主任christopher paul clouet及谢尔顿高中校长beth ann smith代表美方出席本次论坛。
   建平教育集团理事长、建平中学校长赵国弟致开幕词。赵校长首先代表建平中学教育理事会向与会各方表示热烈的欢迎。他指出,区域化办学是21世纪以来全球信息化、竞争全球化的形势下推进教育公平的应有之义,而教育者应当加强交流,共同建设未来人类知识命运共同体。他希望与会各方能够“在交流中碰撞,在碰撞中共享,在共享中提高”,并预祝本次论坛圆满成功。
   美国康涅狄格州谢尔顿学区主任christopher paul clouet先生的主旨发言,则向大家介绍了美国学区化教育现况,分析了美国的教育哲学和2018年美国教育面对的挑战。
   建平教育集团理事长赵国弟和美国康涅狄格州谢尔顿学区主任christopher paul clouet在签约书上签字,代表着建平教育集团与谢尔顿学区建立起正式的合作关系。
   七宝教育集团理事长、七宝中学校长朱越,谢尔顿高中校长beth ann smith和建平教育集团秘书长、建平中学副校长郑朝晖,分享了各自教育集团的区域化办学经验。
   朱校长细数了一路走来七宝教育集团的发展历程,并形象地将集团内部成员校比喻为“晴时忙送馄饨、雨天帮收衣服”的邻居关系,她说:“七宝中学教育集团能够走到今天,得益于和谐、开放、创新、共融的发展理念。”
      smith校长曾荣获“美国国家年度教师”奖,是位出色的学者型教育管理者。她从谢尔顿高中的运营和协作等方面向大家进行了深入的介绍,并就如何展开美国康涅狄克州各校间的合作、分配各校间的职能,做了细致入微的分享。
   郑校长的发言主题是《“金苹果”的召唤》。他介绍了建平教育集团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建平教育集团的组织特征,希望建平教育集团的试验性能推动中国教育向更深更高的水平发展,也希望借此次中美高中教育论坛的机会与来自美国的教育同仁深入交流,提升彼此办学水平、拓宽对教育的认识和理念。
   最后,上海教育学会会长、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国家督学尹后庆对本次论坛做总结。尹后庆先生认为,集团化办学所面临的首要难题是教育的均衡发展,而其意义和价值,在于促进教育同行交流、促进教育资源共享。“让教育集团真正成为一个生命体。集团应办好每一所学校,而不是由一所学校取代集团内学校。” 
   嘉定二中校长,上海教育学会高中教育管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兼秘书长周凤林也谈了他对教育的看法。他认为,教育者应当关注孩子的人格、思维和实践,教会学生如何做人。
     下午,同课异构课堂教学实践活动在挹芬楼举行。来自建平中学的尹凡老师、刘慧惠老师,分别和来自谢尔顿高中的beth老师、james老师,就相同话题展开不同的教学设计和实践。
   刘慧惠老师讲授杰克·伦敦《生命的法则》,学生们通过不同形式的小组活动学习了阅读分析英文小说三要素的基本技能。
     james老师讲授历史课,他风趣幽默,带领学生从中国的工业化过程出发,理解美国历史上的工业化进程。
   尹凡老师从学科融合和问题解决的课堂设计理念出发,引导学生用宏观经济学知识和统计学工具表达自己的思考,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tina老师用一张设计独特的统计学概念卡,以卡片接龙的形式带学生们梳理已有的统计学知识。学生们通过小组活动,对实际生活中的数据展开分析。最后使用评分表小组互评,总结课堂所得。
   课后,四位执教老师与前来观摩教学的老师们一起参与了评课活动。上海市教育委员会教学研究室steam课程研究员管文川莅临指导。大家就中美课堂的共性与特性展开热烈讨论。
   谢尔顿学区主任clouet先生认为,随着技术的发展,教育正面临新的挑战,教育工作者应着力消除学科间的隔阂,并帮助学生习得将一门课程的学习技巧转化嫁接的能力。
   市教委教研室研究员管文川在总结评价时说到:“今天的同课异构分别对标了中国课程中的基础型课程、研究型课程和拓展型课程,是非常有意义的具有国际视野的steam课程教学实践。”
   当天教育研讨会及同课异构教学实践,在卓有成效的圆桌讨论中落下帷幕。期待今后有更多的机会和平台,促进国内外教育同行的智慧分享。
(撰稿人:刘代英 王圣娟 )
浦东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