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江医疗中心志愿者到中山小学普及急救知识
2018-4-16 13:44:51发布65次查看
“救在身边,救在眼前”。松江区医疗急救中心党员志愿者日前来到中山小学,为全校学生普及急救知识。
中山小学多媒体教室里,学生们认真地听着志愿者讲解急救知识。当自动体外除颤器(aed)在学生们面前亮相的时候,立即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学会使用aed,以后遇到突然有“人昏倒,我也可以帮忙了。”掌握了aed的操作方法后,一名小学生开心地说。急救课从急救知识概论、心肺复苏术和aed使用及气道异物梗塞三个方面展开,培训过程中,志愿者们根据多年的一线工作经验,理论联系实际,注重与学生们互动,激起了学生们极大的学习兴趣。
急救知识进学校,特殊的“教师”特殊的课堂,不仅让学生们倍感兴趣,还给突发性心脏停止跳动的人带来更多希望。
也许有人觉得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急救是专业人士的事情,与学生八竿子打不到。可是,急救的关键在于“急”,一些疾病的发作往往猝不及防,在家庭,在公众场合,在学生们的眼皮子底下,都可能发生。拨打急救电话当然是必要的,但一些疾病抢救的黄金时间往往只有短短的几分钟,如果坐等救护车赶到,有可能远水救不了近火。比如2014年,深圳女白领梁娅晕倒在地铁口,倒下后她发出过求救信号,但是现场却无人懂得急救知识,等到急救车到达,梁娅已经病逝……这其实只是急救知识匮乏导致的一个案例。如果在等候救护车期间,有人能够就地展开急救,病人生还的希望就大大提高。而且,学习急救的人越多,患者可能被及时急救的概率就越大。
其实急救知识并不深奥难学,特别是针对心梗病人的自动体外除颤器(aed),有步骤有提示,操作简单,只要学习过之后,很多人都可以自如操控,化身为心梗病人的守护神。很多城市都在公共场合配备了aed,松江在两年前也投放了6台。但是,一些地方的aed无人问津,形同虚设,除了机器投放点没有出现突发性心梗之外,急救知识匮乏依然是一个“顽疾”,一些市民不会使用、不敢使用让救命神器形同虚设。
校园师生众多,一次讲习、演示能教很多人,而且,也有望小手牵大手,以学生的力量带动家庭,乃至社会。当越来越多的人懂得急救,敢于急救,那么,一旦有谁在松江街头突发心梗,就有更多的人敢挺身而出,在宝贵的黄金时间展开急救,配合医护人员将患者从鬼门关拉回来。
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中。突发心梗的病人,可能就是他们的家人、亲戚,即便是素昧平生的路人,假如真的凭自己的知识能救人一命,同样善莫大焉。期待急救不仅进入学校,还能进入社区、街道等,普及急救知识,为生命安全保驾护航。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