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是人体的自来水管道,肩负着输送营养、排出废物的艰巨任务。一旦堵塞或“生锈”,全身器官都会罢工。
血管的健康至关重要,读懂它最爱的生活习惯,身体都会感谢你。权威专家为你列出一天中血管最希望你做的那些事。
排泄后称体重
每天早上排尿、排便后的体重数值比较准确。一旦体质指数,即bmi=体重(千克)÷身高的平方(米2),超过28就算肥胖,肥胖人群往往血脂偏高,会导致脂质沉积,动脉硬化风险升高。
如果需要更精确的数值,建议用体脂秤获得自身的体脂率。成年人的体脂率正常范围分别是女性20%~25%,男性15%~18%。
因此,要养成每天一早称体重的习惯,早察觉发胖苗头,并及时改善饮食、运动等生活习惯,预防超重和肥胖,保护血管。
早餐喝杯豆浆
早餐时喝杯豆浆,不仅美味,还对血管有益。豆浆富含身体不可或缺的植物蛋白、大豆异黄酮等。大豆异黄酮是一种植物雌激素,对延缓衰老、应对更年期、预防动脉硬化、保护心脑非常有益。
植物蛋白和动物蛋白的区别在于,从肉类等摄入动物蛋白的同时也会摄入脂肪,一旦过量就会造成高血脂、脂质沉着、血管硬化,而植物蛋白不存在这个问题。
榨豆浆时最好多加几种食材,还可以加入黑豆、花生、芝麻、核桃等,既美味又营养。另外,喝豆浆最好不加糖,以免热量超标。
肠胃不好的人
豆浆性质偏寒,消化不良、嗝气和肾功能不好的人尽量少喝豆浆。
另外,急性胃炎和慢性浅表性胃炎者不宜食用豆制品,以免刺激胃酸分泌过多加重病情,或者引起胃肠胀气。
有痛风症状的人
痛风是由嘌呤代谢障碍所导致的疾病,而大豆富含嘌呤。
缺锌的人
豆类中含有抑制剂、皂角素和外源凝集素,这些都是对人体不好的物质。对付它们的最好方法就是将豆浆煮熟,而长期食用豆浆的人要记得补充微量元素锌。
手术或病后处于恢复期的病人
手术或生病后的人群身体抵抗力普遍较弱,肠胃功能不是很好,因此,在恢复期间最好不要饮用寒性的豆浆,这样容易产生恶心、腹泻等症状。
上午10:30
每坐1小时活动10分钟
国际研究发现,久坐是诱发猝死的重要原因之一。久坐会减缓机体新陈代谢速度,一些物质消耗不掉,便会在血管壁沉积下来。久坐者大部分是脑力劳动者,精神高度紧张,容易导致血管长期收缩。
10:30处于上午工作时间的中段,此时活动10分钟可放松情绪、减轻久坐的影响。尽可能每坐1小时起来活动10分钟,眺望远方、拉伸四肢、走动等均可。
中午12:00
摄入多彩蔬菜
午餐在一天饮食中的作用非常重要,建议最少一天吃够5种以上的蔬菜,有助强健血管,保持血管弹性。
不同颜色的蔬菜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且含量不同,摄入蔬菜的种类越多,吸收的营养越全面。
研究发现,鱼肉脂肪含量较少,一般在5%以下,却含有丰富的不饱和脂肪酸,不仅能改善脑细胞、神经系统功能,还能延缓动脉硬化进程,保护血管弹性。
值得提醒的是,烹调鱼类时最好清蒸,清淡少油,最能体现鱼肉的优点。
苹果当下午茶
富含果胶、果酸、维生素c的苹果常被称作“全科医生”。其中,果胶号称“血管清道夫”,可减少肝脏对胆固醇的吸收、防止脂质沉积、维持血管弹性。
苹果还有帮助减肥降脂、帮助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作用。苹果升糖指数不高,一年四季都能吃到。
吃点坚果
一天一把坚果,解馋又营养。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中国人每周应摄入50~70克的坚果,相当于每天摄入10克左右。
下班步行回家
运动能促进机体新陈代谢,不断更新细胞,有助增加血管的粗度和弹性,使小血管的数量增加。
如果实在没时间锻炼,可以少开车,尽量搭乘公共交通工具出行;下班时间比较宽松时,可提前两站下车,步行回家,增加锻炼量。
高油食物会提高血脂水平,盐摄入过多会造成血压升高,最终加速血管老化,威胁血管健康。
晚饭前如果感觉饥饿难耐,最好以苏打饼干、牛奶等暂时充饥,远离高油高盐食物。
晚上19:00
喝碗杂粮粥
晚餐喝碗杂粮粥对保护血管十分有益。五谷杂粮中含有较多的膳食纤维、多种维生素和抗氧化物质,利于控制餐后血糖和胆固醇水平,从而预防心脑血管疾病。
喝粥时,搭配木耳、海带、芹菜、香菇等,保健血管效果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