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杨浦社会福利院开办老年学校近二十年

2018-4-12 10:40:17发布68次查看

“爷爷,我们先把这张纸沿着对角折出一个十字形”“奶奶,您再多挤一些胶水用来黏贴”……近日,区社会福利院2号楼二层大厅活动区内欢声笑语不断,每周二下午的“diy手工坊”课程在此举行,来自上海理工大学的学生志愿者们正在耐心地教授老人们制作手工折纸灯笼。
准备12张颜色各异的正方形彩纸,通过折叠、黏贴,最后附上彩绳,就可完成一只折纸灯笼作品。志愿者手把手指导制作步骤,老人们也学得认真。
“这样的活动特别好,小老师很有耐心,我们老开心了。”83岁的李爷爷笑呵呵地说,虽然年纪大了,眼睛看不清,看起来很简单的折纸制作起来耗时较长,但手工活动很有乐趣,而且还能动手动脑,延缓衰老。
“志愿活动是双向的,”上海理工大学青年志愿者张泽煌告诉记者,学生志愿者每周来陪伴爷爷奶奶,给他们送去关爱。同时,在和老人聊天、游戏的过程中,很多离家在外的同学也能找到一种归属感。
“福利院的老年学校最早成立于1998年9月,是上海市第一批设立于养老机构的老年学校。”区社会福利院相关负责人介绍,因服务对象为两鬓斑白的银发老人,故老年学校又名“银发课堂”,每年在春秋季开办两个学期,和学校的学期制度保持一致。“银发课堂”的老师由复旦大学、上海理工大学、上海出版印刷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的志愿者担任,同时,福利院也积极尝试向社区拓展,发掘社区教师资源。
课程表显示,老人一周的日程被排得满满当当,除了“diy手工坊”,还有“茶文化沙龙”、“画意创想”、“音乐之声”、“练字坊”、“棋艺大世界”等13项课程。开课前,福利院工作人员还利用微信公众号、海报等多种形式向院内老人宣传“银发课堂”。“基本上自己感兴趣的课程都报名了,”87岁的林奶奶说,今年春季学期最火的课程是“茶文化沙龙”和“音乐之声”,报名人数最多。
据了解,“银发课堂”在1998年10月开设了第一个班级:老年保健班,首批学员51名。此后,随着老人参与人数的逐年增加,课程数量逐渐增多,内容也越来越丰富。近二十年来,该课堂累计开办了39期,共246个班级,参加学习的老人已达28317人次。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