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dna复制过程拍成分子电影,用基因组方法设计轻质高强材料,通过同步辐射手段进行肿瘤微束治疗……张江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更厉害了。昨天,上海交通大学启动张江科学园建设,在上海光源东侧、上海科学院南侧,明年将崛起“三个科学中心、两个创新平台”,千余名科研人才资源集聚在这片占地50余亩、总建筑面积10万平方米的园区内。
张衡路科苑路口,有张江高科技园区内国家信息安全成果产业化(东部)基地地块,这也是上海交大信息安全工程学院所在。为进一步聚焦张江核心、服务国家战略,上海交大对这片张江校园进行大幅功能调整,新建多项科研设施,计划明年底竣工交付、后年整体投运。上海交大校长林忠钦院士介绍,“三中心、两平台”的新布局,包括超快科学中心、材料基因组联合创新科学中心、同步辐射诊疗和医学影像科学中心,以及国际合成生物学与健康研究创新平台、网络空间安全创新平台,投入包括教师、技术人员、博士后、硕博研究生在内的专职科研人员1200余人,促使张江科学城汇集更多世界一流科学家,大幅推动在物理、材料、生物、医药和网络等多个交叉学科前沿领域取得重大原创成果。
作为上海光源的“隔壁邻居”,这个张江科学园同样拥有一系列科学利器。比如超快科学中心重点建设以超快电子探针和超快x光探针为核心的综合化规模化集成化中心。据了解,迄今已有超过40位科学家利用x射线探针、中子探针和电子探针探索微观结构而获得诺奖。在原子层面上,从信息存储、光电转化到蛋白质折叠,物质世界最本质的过程就发生在纳米量级的空间尺度和飞秒量级的时间尺度,因此超快科学的“瞬间捕手”已成为当前国际上科研强国必争重器。同样,该中心将与同样位于张江的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超短超强激光装置、蛋白质科学上海设施等国家大科学装置产生集群效应,预期推动多个学科跨越性发展。
学科交叉融合,周边协同创新。另一个同步辐射诊疗和医学影像科学中心,将建成同步辐射微束辐射(mrt)的国内首个医学应用线站,直接惠及民众,形成社会效应。医学线站依托上海光源二期工程“超硬线站”建设,并计划与上海东方医院等多家医院共建同步辐射临床医学中心。同时,与上海联影合作研发先进成像技术,应用于精准治疗技术中的实时成像导航。
据悉,上海交通大学对接上海全球科创中心建设,定位高校新一轮发展重要机遇,除张江科学园外,还在张江科学城建设李政道任名誉所长、诺奖得主任所长的李政道研究所,并规划建设上海交大医学院浦东校区。(记者 徐瑞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