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中人生——政立二小部分学生与家长参加“民俗文化大讲堂” 活动
2018-4-12 0:00:00发布76次查看
2018年4月7日下午2点,政立二小有三十组家庭参加了“民俗文化大讲堂”第二讲活动。杨浦区少年宫在清明假期内进行了“民俗文化大讲堂”第二讲活动,有幸邀请到了来自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民俗学研究所民俗学博士方云老师,为杨浦区内近百组学生家庭讲述面塑艺术与民俗生活。
方云老师在讲解面塑艺术时深入浅出,了解了面塑是以可食用的面粉、米粉为原料,辅以工具捏塑各种造型的艺术。在民间亦被称作“花馍”、“礼馍”、“面花”、“江米人”等,自古便是宴飨的美食、馈赠的礼品。面塑艺术不仅是中国百姓民俗生活与民俗文化的载体,更是中国朴素的“天人观”、“阴阳观”等哲学思想的直接反映。
面塑作为一种民间艺术,各个地域在制作工具、制作材料、颜色、题材上也各不相同。面塑同样也是民众寄托情感的艺术形式,它将群体性和民俗性融为一体,表达了广大民众对生活的美好祈愿,吉祥如意、富贵长寿、五谷丰登、幸福美满是其象征含义的主题内容。
政立路第二小学长期以来一直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民俗文化大讲堂”的相关活动,学生们在一系列活动中开拓了视野、增长了见识,学习了民俗小知识、丰富了学识,学校非遗活动的开展获得了良好的效果。
古老的面塑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与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岁时节令、人生礼仪方方面面衍生出诸多相关习俗,都承载着深厚的民俗文化内涵。
做文化传承的现代政二人,非遗文化一直贯穿在学校的日常活动中,通过这次面塑人生的讲座,在非遗文化传承的同时,要有本校的特色,无论是在元宵节制作灯彩,剪窗花,写福字,清明节的风筝绘制,青团制作,都贯穿在学校一系列的非遗活动中。政二的非遗活动还将有计划有系列地进行,为争创非遗文化特色校而努力。
杨浦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