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调研走访行动,搭建了一个干群近距离互动交流的平台。是否真正沉下心,带着责任,带着思考,真心为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才是检验这次大调研行动是否成功的“试金石”。
长桥七村调研小组 张卫锋
大调研切实提升居民满意度。面对面,心连心,做好民意的接收机,留声机,扩音器。
“大调研”提升居民满意度,只有面对面才能心连心。虽然微信、微博等沟通方式更便捷,但传统的“走家串户”仍然是重要的群众工作方式,让沟通更有亲情和温度。作为“上情下达”“下情上传”的重要一环,尽量当场回复解答问题,不能当场解答的,也要做好一枚“绣花针”,发挥好穿针引线的作用。
长桥八村调研小组 王 帅
社区治理大调研贴民生、接地气,走百姓家、听百姓言、集百姓智、造百姓福。
“坐在办公室里看都是问题,真正走下去就都是办法”。开展大调研,就是要深入市民群众的身边,倾听家家户户的呼声,从中及时发现社区基层治理中的问题和办法,并且及时响应、及时解决。比如在走访长桥八村1-12号的过程中,发现居民由于房屋老旧对平改坡的呼声比较强烈,街道了解情况后,及时动员力量协调沟通,并将于近期启动长桥八村的综合改造项目。
罗秀新村调研小组 朱立伟
大调研不仅是倾听居民声音、了解社区实情的一个通道,更是为我们基层工作者提供了一个扎实工作作风的契机。
自大调研开展以来,走访了不少困难家庭,通过实地走访,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作为基层工作者,努力满足老百姓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的工作目标,也是我们应尽的义务,在今后的工作中要更加贴近实际,深入一线,倾听老百姓的心声、了解老百姓的需求、切实为老百姓谋幸福。
光华调研小组 段俊平
做一个诚心、虚心、耐心、细心的倾听者。
居民的诉求往往五花八门,但有时又大同小异,提出的意见、建议也未必合情合理。做一个倾听者,在走访的时候一定要准备好诚心、虚心和耐心。不诚心,不能赢得居民们对大走访的信任;不虚心,必将失去人民群众可能贡献的智慧;不耐心,失去的是居民们对党和政府的工作的感情。不细心,不能理解居民话语中真正的期盼所在。
园南三村调研小组 庄丽君
静下心来,放慢脚步,收集问题,作好记录,脚踏实地地去聆听居民的心声,汇总基层民生问题。
大调研走访工作启动以来,一次次的走访,听到最多的、令我感触最深的是居民对党和政府的感激。平时我们一次纠纷的调解,一次政策的普及,一次防骗的宣传,一次上门的慰问,点滴的工作,居民都看在眼里,牢记于心,这也鞭策着我们,以后的工作要做得更加踏实,更加认真,不负民心,不忘初心。
汇澜园调研小组 马 力
“调基层,访居民,听声音” 敲开居民的家门,和他们唠唠家常,听取他们的声音。
通过大调研走访,从群众中听到了赞许的声音,也听到了老百姓反映的问题。让我深深明白了作为一名党员,一名基层工作者身上所肩负的责任,如实反映老百姓的想法,积极帮助解决老百姓的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做到的。我也相信这是我一定能做到的。
园南一村调研小组 王立冬
大调研走访并不是一阵风。串百家门、知百家情、解百家难、暖百家心,是基层工作一直以来的良好传统做法。
通过大调研走访,收获颇多。听到的很多问题,有些是日常工作中所碰到的老生常谈或是历史遗留问题、有些是政策性问题、有些是社区治理方面一时难以解决的难题、也有可以即知即改的问题和需求。这时候,我们要避免不耐烦的心态,注重倾听了解居民的真实需求和想法。我想只要我们联系群众、切实解决群众“急难愁”,居民区的工作也就能更好地开展。
华东一调研小组 李 杰
我们要找准问题,肩负重任,用心倾听群众反映的问题,用行帮助群众解决问题,真正做到知行合一。
通过近两个月的大走访活动,让我深入了解当前社区存在的一些急难愁问题,更重要的是我在走访中发现自身存在不足,需要不断学习和提高,对社工的价值也有了一个更加客观的评价和正确的定位。
大调研 在一线 群众的“面试”,你合格吗?
要想在大走访中“面试”合格,就要善于用心、用力,用脑,充分调动居民群众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大限度地提升群众参与的深度和广度,提升为民办事的力度和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