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小学数学虞怡玲名师工作室在上海师范大学附属卢湾实验小学四楼小剧场进行了任期展示,展示的主题是“项目主导 凝练特色 区域辐射”。 上海市教委教研室、黄浦区教育局、黄浦区教育学院的领导和专家,及工作室学员所在校的校长们共同出席了本次展示活动。
整个展示活动分为三个环节,分别是微课堂、微论坛和专家点评。在微课堂环节,工作室学员忻老师执教了《图形的运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复习》、滕老师执教了《图形的运动——平面图形的复习》。两节课以一种崭新的视角,即“运动”的视角,对基本图形进行了复习,促进图形间的知识建构。课堂中引导学生在“运动变化”中关注变量与不变量,关注“特殊”与“一般”间的辨析理解,通过分类、类举或数学阅读匹配理解等方式,在复习过程中进一步渗透了数形结合思想,有效地提升数学观察、数学表达能力。两节展示课新颖的角度,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同时,也为一线教师的教学提供一种新思路,为学生数学素养的培育提供一条可操作的路径。
在微论坛环节,工作室的5位学员悉数登台,与现场的老师共同探讨对两节微课的认识与思考,并结合着工作室研究项目“基于教学目标的小学数学生本化课堂教学研究”的探索与实践,分享研究成果及实施操作路径。工作室学员忻老师分享了展示课背后的思考,站在数学课程标准的高度上研课标,分析出图形的“运动”在“图形与几何”版块中的价值,由此重组单元,从运动的视角,对长方形和正方形进行复习;而工作室学员林老师结合子项目课程标准细化研究,具体分享了基于课标的细化策略和从纵向和横向维度的课标细化路径。工作室学员滕老师结合展示课,解读了教学目标厘清背后关于学生的分析;由此,学员陈老师高度概括,介绍了子项目基于脑科学的学科研究中关于学情分析的路径,即群体分析、个体分析和差异分析。学员单老师从“基于教学目标的生本化课堂教学的一致性研究架构图”出发,介绍了子项目三的生本化课堂的一致性设计和实施,凸显了“教学目标”这一教学的灵魂。论坛结束之后的微视频呈现了工作室的项目研究、成果梳理以及校、块、区的学科区域辐射,将展示活动推向了高潮。
展示活动的最后一环节,工作室导师虞怡玲就工作室的一期和二期做了比较,阐述了两期工作室的“4大变化”,凸显了本期工作室的研究特色,即项目主导、凝练特色和区域辐射。同时,寄予学员做有思考力、有辐射力的高端老师。最后,上海市教研上海市教委教研室姚老师做了专业点评,他希望每一位学员能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带着工作室的研究理念,一步步地实践在生本的教学之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