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大调研开展得如火如荼,为进一步做好青浦大调研工作,特别推出大调研系列微访谈,嘉宾有青浦各街镇、委办局负责人,他们将结合具体案例谈谈调研中的感触、体会和收获,敬请期待。
按照区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推动青浦全面跨越式发展”大调研工作部署,由区国资委牵头的园区调研组立即开展行动,紧紧围绕园区企业的“卡点、痛点、堵点”问题,研究解决方法,帮助企业提高综合实力。
访谈嘉宾:区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 虞骏
园区组大调研工作进展情况如何?
全面实施大调研工作,目前各单位推进有序,成效初显,进展良好。
主要工作有三大方面:
加强组织领导,制定工作方案
1月中旬,按照区委大调研实施方案,制定了园区组的调研总体方案,将园区分成“功能型、平台型、楼宇型和商业型”四大类,将涉及的32家园区全部纳入调研范围,实现全覆盖。围绕调研方案,10家成员单位也都成立了调研小组,同时也相应制定了调研方案。
深入园区基层,开展集中调研
各成员单位组织开展集中调研,深入走访园区及各企业基层,特别是对问题多、情况复杂的地方开展重点调研。截至3月30日,园区组10个调研主体,共开展调研152次,走访调研了200家企业单位。
开展问题梳理,及时予以解决
截至3月30日,调研对象共反映问题242个。针对调研对象反映的问题,采用“边调研、边解决”的原则,及时予以解决。截至3月30日,收到区大调研办公室派单174个,形成解决清单37个,形成措施清单82个。
园区组大调研特色做法和亮点有哪些?
领导率先垂范,深入基层调研第一线
区委常委、副区长余旭峰深入青浦工业园区、移动智地等园区,实地走访数果科技、橙空间等落户企业,听取企业对配套设施、项目评审、政策支持、基金设立、人才集聚等方面的意见建议,并进行现场办公,推动问题解决。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何强调研上海金鹰集团等园区落户企业,对人才公寓、崧泽大道改建、营商环境等问题一一回应,明确方向、落实措施。区政协副主席顾啸流直插一线,走访申通快递等纳税百强企业,逐条解答问题,分解落实任务,通过大调研推动企业继续做大做强。
全面覆盖与聚焦重点相结合
调研对象涵盖区内所有类型园区,如功能型园区——青浦工业园区,平台型园区——北斗产业园,楼宇型园区——移动智地,商业型园区——奥特莱斯。在全覆盖同时,又突出调研重点,在传统制造产业外,突出新型软件产业园区、远大健康城和上海今年大力发展的文化类产业园。
传统调研方式与现代科技手段相结合
除了运用传统的座谈会、访谈、问卷调查等调研方法,园区调研组更加注重运用网络技术等现代信息手段,政务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平台,线上线下结合,广开渠道,广集民意、广纳箴言。
企业发展大事与员工生活小事相结合
园区调研组不但关注园区及企业发展的战略大事,也关注影响员工生活的小事,如园区公共交通是否便捷、员工中午就餐是否便利等,“群众无小事”的理念贯穿始终。
大调研中发现的典型问题有哪些?
调研对象对园区产业配套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的反映较为突出。譬如:
1. 移动智地提出,园区没有公交配套,全靠自己安排班车。
2. 远大健康城提出,园区周边的配套不完善。
3. 北斗基地提出,经过园区的公交时间间隔长,线路又少,对接轨交不方便。
4. 工业园区提出,青浦城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设施,与中心城区相比差距较大。
大调研中解决问题的典型案例有哪些?
在大调研的过程中,我们更加注重对问题的梳理、归类和总结,对于共性问题,尽量去研究制定工作制度,通过制度来加以彻底解决。
比如,工业园区提出,规划建设方面缺乏高端技术人才, 希望能够引进优秀人才。公用事业公司提出,驾驶员属于特殊工种,希望将驾驶员的招聘权下放到企业。有的企业提出,部分区国有企业人员招聘不公开,存在不合规现象,希望能够实施统一公开招聘。
针对以上诉求,区国资委认真研究,目前已经制定,并经区委、区政府讨论通过《青浦区国有企业招聘工作实施意见》。根据企业特点和人员需求的实际情况,我区国有企业招录将分别采用直接录用、自主招聘和统一招聘三种方式,既解决了高级管理和技术人才的引进问题,也解决了特殊工种的招聘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