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外事培育恩 玉兰遥寄卓玛情
2018-4-11 0:00:00发布69次查看
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16级藏族班18名航空服务专业的学生,经过学校将近两年的精心培养,即将返回青海各大机场实习,追逐人生蓝天梦。话别同学,拜别老师,告别母校,挥别上海,临行前,藏族学生和外事学校陈耀校长、陆旭东书记一道,在总校校园共同种上一株白玉兰,并与上海市花相约:白玉兰在黄浦江畔茁壮成长,格桑花在青藏高原迎风怒放。在明媚的春光中,16藏族班班主任柏京老师、旅游艺术系沈瑗主任、政教处张立新主任、外联办贺晓红主任等与校长、书记齐聚总校中国楼侧,为我们的藏族学生祝福。藏族学生献上哈达,沪、青两地师生在刚栽下的玉兰前合影纪念。校内和校外电视台的技术人员,也用各种设备记录下了这历史性的一刻。
“每天把你的名字挂在胸前,我的母校!/我能感受到你博大的爱,/你永远是我们的一片森林!/我是一朵小小的格桑花,/我的蓝天梦想,在你的呵护下发芽。/在你精心的呵护教导下,/我们吸收了学校培育的精华,渐渐开花;/你的肩膀就像一座木头房子,容纳了蓝天和白云,/容纳了无知与不足,/是我们温暖的家。”这是18名高原卓玛在玉兰树前集体朗诵的诗歌《我会永远爱你,母校!》开头部分。16航空藏族班,是外事服务学校贯彻落实国家和上海市支援西部政策从青海果洛藏族自治州招收的第三批学生。自从2016年9月把她们接到黄浦江滨之后,全校上下给予这个班最精心的呵护,每天都有专车接送她们往来于总校与住宿部之间。平时的学习,不仅有校内的骨干教师把关,还有市里特聘各科专家亲自传帮带,上海市各实训基地也对藏族学生敞开了怀抱。节假日,领导慰问,老师看望,还有多名老师专程陪同她们参观访问上海各大风景名胜、博物馆、民俗馆等等。两年的精心栽培,藏族卓玛们出落得亭亭玉立,也成了校园的一道风景,外事学校的亮丽名片,她们在市、区各类礼仪活动中的闪亮登场,让各级领导和专家赞不绝口,为外事学校赢得了声誉!
寒来暑往,冬去春至,两年,似乎是一转眼的事,如今到了16航空藏族班去机场实习的时节。告别浦江热土,放飞蓝天梦想,藏族学子选择在上海母校种白玉兰的行动,表达对母校的眷念,对上海的深情,上海市浦东外事服务学校陈耀校长等领导像送女儿出嫁一样兴奋和激动,嘱咐同学认真运用在沪所学,努力成为家乡的行业明星。老师们也表示在上海等候同学们的佳音,祝18朵格桑花在青藏高原携手盛开。面对领导的厚望和老师们的祝福,藏族学生们以她们的诗朗诵回应:“我们也是一棵由上海母校培养的玉兰花/将在西部高原的家乡机场,/在机场实习的岗位上,/在未来岁月的风雨中/渐渐吐露芳华。/我们不会忘记浦东外事服务学校,/她将是我们一生的印记/我们即将远行,/带着对母校深深的眷恋和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今天我以外事为荣,/明天外事以我为荣。/蓝天梦想在我们心中!/相信我们,我们会努力前行!”
旅游艺术系供稿
2018年4月11日
浦东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