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崇明新闻

黄忻:在崇明办一家温馨的养老院

2018-4-12 0:00:00发布74次查看
  在港西镇协兴村,有一家养老院,4年之前,因经营不善而面临关门。一个重庆人的到来,彻底改变了这家养老院的命运。如今,协兴养老院生意火爆,百余个床位供不应求,更有约三分之一的住户来自江对岸的上海市区。
  这个重庆人名叫黄忻,今年54岁,曾在政府部门任职处级岗位,此后下海经商,跑遍大江南北,经手了众多投资项目,凭着独到的商业眼光,成为商海的弄潮儿。黄忻说,与崇明结缘,一是因为他娶了一个崇明媳妇,二是办养老院这件他最喜爱的事,崇明能提供最好的环境。
  到妻子老家崇明办养老院
  黄忻是一个很健谈也很实在的人,听他讲述自己的人生经历,让人不禁惊叹:原来他是一个这么有经历的人。
  20多岁,是很多人刚刚踏上社会工作的年纪,黄忻却已当上企业副总;为了继续提升自我,他弃商从政,进入政府部门,并通过层层严苛选拔,于1992年前往深圳经济特区学习“先进”的招商经验,最终成为老家重庆万盛区的招商骨干;当在政府部门干得风生水起之时,他又作出了一个让很多亲朋不解的决定——再次下海经商。不安于现状,喜欢接受新挑战,是黄忻身上的标签。
  2000年,黄忻随公司老板到上海办养老院。从重庆到上海,这一次黄忻下了很大决心,因为“抛弃”的不仅有苦心经营多年的事业,还有家乡的人脉。“做养老产业,是一项善举,我早有想法,终于等到机会,便抛下重庆的所有生意,义无反顾地到上海来了。”黄忻说。
  经过选址,黄忻所在公司与上海警备区在松江区联办养老院,黄忻担任院长。在松江工作期间,黄忻还结识了现在的妻子蔡云娟,第一次与崇明有了联系。“妻子祖籍崇明三星镇,生长在长兴岛,当时,长兴还属于宝山区,后来划归崇明,妻子兜兜转转又做回了崇明人。” 黄忻说。
  2008年前后,松江的养老院因动拆迁不得不关门,公司想派黄忻去接手其他生意,可他还想继续做养老产业,于是选择跳出企业单干。“松江这边现在都在搞开发,你真想做养老产业,不如去崇明看看,那边环境好。”几个朋友这样劝黄忻。
  到妻子的老家去办养老院,黄忻觉得是一个不错的主意。“她是学康复医学专业的,一直也在养老机构工作,如果我们能在崇明成就共同的事业,真的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虽然娶了个崇明老婆,可黄忻除了上过几次长兴岛,对崇明并不了解。为了物色办养老院的地方,黄忻第一次认认真真地逛了一遍崇明。“没想到在繁华的大上海边,还有这么一片净土,崇明空气真的好,环境也十分宜居。”黄忻兴奋地对妻子说。
  通过妻子在三星老家的亲戚,黄忻找到几处不错的地方,但由于各种原因都无法开办养老院。四处碰壁,黄忻没有放弃。“暂时开不成养老院,那就先留在岛上做些其他生意,等待合适的机会。”于是,黄忻在庙镇找了地方办了个农家乐,生意不错。
  2014年,一则消息传到黄忻处,让他兴奋不已:港西镇上的协兴养老院正在寻求转让。这一年,黄忻在崇明办养老院的心愿终于实现。
  生态岛与养老产业是绝配
  随着我国老龄化日益加剧,社会化养老产业的市场需求量越来越大。公办养老院因为由政府选址投资,很多方面有先天优势,相对而言,民营养老机构却因为投入高、利润低、回报慢、人才缺等因素举步维艰。民营养老院难赚钱,黄忻并不同意。“拼不了硬件,可以拼软实力,把服务做到位,不怕客人不上门。”
  “黄老板夫妻俩人真的好,这养老院也办得不错,我才住进来半个多月,已经长胖不少。”来自徐汇区的退休教师廖阿姨对于“新家”的吃住环境一百个满意,见记者前来采访,一个劲地表达着自己收获的幸福,“我们住的地方就像一个小四合院,打开门大家就可以交流;外出散个步,因为没有门卫,就像进出自己的家一样自在;这里还提供预约加菜服务,想吃啥都不成问题……”从闹市区跑到崇明农村来养老,廖阿姨表示,完全是因为“协兴”在朋友间口口相传的好口碑。
  黄忻在松江管理的养老院无论是硬件设施,还是服务人员水平,都是协兴养老院无法比拟的。把“松江模式”搬到崇明,显然不合适。如何让一个身处崇明乡村的民营养老院打响知名度,吸引老年人入住?“唯有把落脚点放在‘人性化’上,才能提升竞争力。” 黄忻说。
  把满足老人的需求放在首位是黄忻办院的宗旨,贯彻在了方方面面。
  院里的老人都知道黄忻有个习惯,但凡他在养老院,总会在饭点之后去查看用于倾倒老人吃剩下饭菜的垃圾桶。“桶里哪个菜倒掉的多,说明这道菜要么不好吃,要么不受欢迎,我们会征求老人意见,及时调整。”黄忻说。
  大多数养老院有客上门,来者不拒,可黄忻却要面试挑选。“老人是最终的入住者,他们心里有‘疙瘩’、不喜欢,再多的人说好也是白搭。”但凡有做子女的找上门来咨询入住事宜,黄忻都会详细了解老人的情况,并邀请老人实地“视察”,甚至试住,老人真心觉得满意,他才会接收。
  看着如今红火的生意,眼见越来越多的市区老人纷至沓来,很多人说是黄忻拯救了协兴养老院,可他却说是沾了崇明这块风水宝地的光。“虽然做好服务很重要,但是市区老人过来入住,最看中的还是崇明的好空气、好环境。远离喧嚣,晚年能生活在这样一个地方,相当惬意。在生态岛上做养老产业,真是再合适不过了!”


崇明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