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市城管执法系统深入推进“美丽街区”建设 着力提升城市环境品质
2018-4-12 9:41:00发布107次查看
今年以来,本市城管执法系统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精细化管理工作三年行动计划,深入推进“美丽街区”建设,着力改善城市环境品质,努力满足市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环境的需要。各级城管执法部门聚焦景观区域、商业街区、主要道路、医院学校、大型居住社区周边等区域,积极探索推行全覆盖、全过程、全天候勤务管理模式,综合运用法治化、社会化、智能化、标准化手段,用“绣花”功夫建设“美丽街区”。一季度,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加大街面环境执法整治力度,共依法查处无序设摊案件5600余件,取缔违法占道经营夜排档、烧烤摊9600余处,查处跨门经营案件2700余件,查处非法小广告案件1100余件,查处占道堆物案件310件,查处破坏房屋外貌(破墙开店)案件136件,查处毁绿占绿案件83件,拆除违法大型户外广告设施146块,拆除违法店招店牌、小型灯箱广告等4400余块。
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在推进“美丽街区”建设实践中,研究制定街面环境精细化管控标准,明确“三张清单”:即街面管控清单(市容环境、街面秩序、违法经营等9类26项),街面设施清单(景观灯光、公共绿地、环卫设施等5类11项),街面服务清单(店招店牌规范服务、环保备案服务、经营类活动规范服务等6项),细化了街面环境管控内容,规范了街面环境问题处置流程,提升了街面环境执法管理效能。探索建立“五级共治”机制:即坚持“定位网格块、区域全覆盖、治理精细化、处置高效率”的管理理念,将街面划分为沧源、金平等6个驿站区块,创新构建了路管会、市场化管理公司、网格巡查员、路段长、网格长的五级共建共治共享机制。金平路通过推行“五级共治”工作机制,既有效整合了执法部门、管理部门、作业单位的力量,提高了及时发现问题、快速处置问题的能力;也充分激发了沿路商家、路管会等自律组织共建共治“美丽街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如今各商家能够自觉落实门前“六个一”管控标准(垃圾扫一扫,堆物清一清,黑广告除一除,店面洗一洗,晾晒收一收,停车劝一劝),明显改善了金平路的市容市貌和管理秩序。
闵行区城管执法局牵头推进区级层面“美丽街区”建设,明确了6类23项创建标准,加快构建精细化、常态化的管控机制,努力解决好市民群众关注的“6+X”街面环境问题(“6”即:市容环境、绿化景观、市政交通、街面秩序、违法经营、文明行为6类突出问题;“X”即:其它城市管理相关问题)。到2018年底,闵行区将完成51条一类道路、25个重点区域的“美丽街区”创建达标任务,进一步优化美化闵行区街面环境。
4月11日下午,市城管执法局在闵行区江川路街道召开“美丽街区”建设现场推进会,在全市总结推广江川路街道街面环境“五级共治”等成功经验和做法,加快提升街面环境精细化管控水平,努力使道路环境更加整洁有序,街容街貌更加美观靓丽,视觉空间更加赏心悦目。
下阶段,本市城管执法系统将以迎接国际进口博览会为契机,以深化“美丽街区”建设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水平。重点推进落实四项工作措施:
一是坚持系统治理,提升城市环境品质。注重“系统设计、整体推进、重点提升”,一方面按照“一路一策、一街区一方案”要求,全面系统推进本市2000余条道路环境治理工作,创建200条环境秩序整治先进道路,创建50个“美丽街区”,实现街面突出违法行为基本消除、街面环境秩序明显改善、市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升。另一方面聚焦国际进口博览会86平方公里重点保障区域,深入开展市容环境“大整治、大提升”行动,以“最高标准、最好水平”的市容环境迎接国际进口博览会成功举办。二是坚持依法治理,提升城市环境治理能力。对于市民群众反响强烈的违法搭建、占道设摊、跨门经营、非法小广告等街面突出问题,各级城管执法部门坚持依法履职、精准施策,有针对性地加大执法惩处力度,督促违法违规当事人自行落实整改,引导市民群众自觉遵守城市管理法律法规,努力让市民群众感受到城市环境改善、生活环境优化。三是坚持综合治理,提升执法管理效能。积极推广“路长制”、“路管会”、“网格化”等工作机制,充分整合相关管理部门、执法部门和作业单位的资源,充分激发行业自律组织和广大市民群众的积极性,共同推进落实市容环境门责制,共同参与街面环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美丽街区、品质生活”。四是坚持科技引领,提升城市智能化管理水平。积极会同相关部门建立城市管理基础数据库和管理平台,强化各类基础数据的实时采集、动态录入和管理分析,提升执法管理针对性和实效性;加快街面视频监控系统、城市管理指挥调度系统建设,提高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置问题的能力。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