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长宁涉外商品房小区九成居民做到垃圾分类

2018-4-12 13:34:09发布63次查看

据长宁区消息:这是继中华别墅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后,虹桥街道推出的涉外商品房小区试点。
  “230多只垃圾桶一夜之间从楼层撤掉,我们心里也没谱。”说起垃圾分类这件事,荣华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盛弘一开始很焦虑。
  位于古北黄金城道的华丽家族小区,属于涉外商品房小区。457户中涉外户数达86户,占19.4%。即使在老式公房,垃圾分类都不是很容易的事,而要在涉外家庭占五分之一、租客占到近一半的商品房小区,改变居民原来的垃圾投放习惯,实现垃圾定时定点投放,难上加难!
  一切的变化就是从楼道撤桶开始
  让盛弘高兴的是,华丽家族小区自3月30日起实施垃圾分类以来,第一天还有100多户未按新规投放,第二天锐减至30多户,这几天除零星几户外,小区90%以上居民做到了垃圾分类、定点投放。
  记者了解到,这是继中华别墅小区实施垃圾分类后,虹桥街道推出的涉外商品房小区试点,这个“样板房”一旦成功,将会在更多商品房小区、涉外小区推广垃圾分类。
  最大的难点是投放习惯的改变
  3年前,华丽家族小区曾有一栋居民楼试点垃圾分类,结果失败了。这一次,荣华居民区选择华丽家族小区再进行垃圾分类试点,居委会、业委会、物业都暗暗捏着一把汗。
  这是沪上首个进行垃圾分类试点的涉外小区。华丽家族小区涉外家庭占86户,其中日籍7户、韩籍4户、欧美23户,港台49户。这意味着,垃圾分类的试点要走国际化路线。“别的小区用中文宣传就够了,我们还要同步进行涉外家庭的宣传。”不过,盛弘对此挺有信心。一方面,老外对垃圾分类的接受度、认可度比较高,另外,荣华居民区这些年积累了很不错的民意基础,也建立了沟通平台,许多人听说小区要实行垃圾分类,都很支持。
  焦虑还来自复杂的住户结构,“小区近一半都是租户,流动性强,而且很多家庭都是家政人员出去倒垃圾。”数据显示,华丽家族小区租户达到187户,占到40.9%。“这就要求我们的宣传不能仅仅盯着业主,还要和实际投放垃圾的家政人员、租客建立联系,这对培训的广度和持久度都是很大的考验。”
  最大的难点是投放习惯的改变。与老式小区相比,华丽家族首先要克服的难题是,要撤出楼道中的垃圾桶。小区457户,平均每2户人家设置一个垃圾桶,如果实施定点投放,就意味着要撤掉230多个垃圾桶。
  让居民一下子改变原来的投放习惯,这行得通吗?民意调查显示,居民的初始意愿是60%,这个比例不算高。“楼道设桶本身就存在消防隐患。”古北物业小区经理何忠雷告诉记者,改变现有楼层配备垃圾桶的投放模式阻力较大,也缺乏法治保障。为此,小区注重依法推进,在撤桶之前,对楼道设桶、垃圾箱房设置存在安全隐患的开具了整改通知,派出所对楼层垃圾桶占用公用部位、疏散通道等加强监督检查和协作执法,同时,将垃圾分类写入居民公约,用契约精神、规则意识强化社区治理法治化水平。
  3月30日,华丽家族小区230多个垃圾桶正式撤离。“那天我们都很担心,志愿者12小时都在现场协作指导,这一天盘点下来,还有100多户垃圾扔在老地方,但到了第二天只有30多户了。”盛弘说,这个数字让大家暗暗松了一口气,看到了希望。
  不少涉外家庭成为垃圾分类带头人
  上午11时许,家住12号楼的台湾居民倪先生拎着一大袋垃圾从家里走出来,径直朝小区东南角走去。
  约摸5分钟后,他到了垃圾箱房,倪先生停下脚步,把垃圾袋扔进了“干垃圾”这一箱。接着,他从口袋里掏出两节废旧电池,扔进“有害垃圾”这一箱。倪先生注意到,四个垃圾箱体上都标明了垃圾的走向。比如“干垃圾”和“湿垃圾”,分别由高洁公司不同的车分装,日产日清,最后运往废弃物处置中心。“可回收垃圾”积满后预约新锦华公司收运,进行资源化处置;电池等“有害垃圾”,积满后预约高洁公司收运。“考虑到居民会质疑分好的垃圾是否在末端环节混运,这个标识就是说明垃圾处理的旅程。”一旁的志愿者说。
  门栋宣传栏中英日韩多语种宣传资料
  “垃圾分类可不好弄,很吃重的事,就是台湾也没分得很细。”倪先生在上海呆了十多年,眼见着自己住的小区要实施垃圾分类,很支持,也微微有点担心,“小区的组织力量还是很厉害的,我们愿意配合。”
  要让涉外家庭接受垃圾分类这件事,居民区下了一番功夫。记者看到,小区发放的垃圾分类宣传单除了中文版,还有日语版、英语版。
  “这些年,我们荣华居民区建立了市民中心活动、议事厅等中外居民自治平台,一旦发起号召,这些老外积极分子都行动起来,成为助推宣传的骨干和志愿者。”盛弘告诉记者,早在去年,中外议事员就专题讨论过垃圾分类议题,西班牙籍议事员瑞卡多和他的台湾太太都非常支持。古北地区日籍居民的慈善组织也非常支持,尾崎祥子女士专门帮助翻译垃圾分类倡议书日语版,并在日籍太太群里主动宣传。在动员过程中,小区也特别注重面对面地与外籍居民沟通,垃圾分类活动得到了小区涉外家庭的支持,不少家庭还成为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和带头人。
  在职党员浮出水面充实志愿者队伍
  撤桶之后,不少居民要走很长一段路扔垃圾。“最远的人家,从小区西北角走到东北角的垃圾箱房要10分钟。”何忠雷说,经过讨论,针对距离箱房较远的楼栋,在中途设置了两个小区垃圾桶。为了居民投放垃圾更方便,小区正在筹建垃圾箱房改造。目前,垃圾箱房改造方案正在进行征询并落实经费。
  此前几个小区垃圾分类成功都与发挥党建和志愿者作用分不开,而在商品房、高档商品房和涉外商品房中,党建正是需要进一步夯实基础的地方。“之前统计,小区退休党员仅有9名,我们在宣传推广过程中,又有3名在职党员浮出水面,又进一步充实了我们的志愿者队伍。”盛弘说。
  针对小区保洁、家政人员的集中培训
  从撤桶之后,小区每天的垃圾分类情况都在进行统计归纳,“原以为会遇到很大阻力,但没想到,垃圾定投的效果很好。”业委会主任说,撤桶一周后,居民垃圾投放情况稳定,垃圾分类率超过90%,定点投放率超过90%。小区还开设了家政及物业保洁人员的垃圾分类知识培训。
  “我们还将选择不同规模不同类型的小区逐步扩大试点。”虹桥街道党工委书记胡煜昂说,虹桥街道正积极创建垃圾分类示范街道,今年上半年实现不同类型居民区至少有1个试点小区做到垃圾源头分类,定时定点95%以上,其中重点探索商品房和涉外小区。下半年16个试点小区全部完成垃圾分类。在分类达到95%以上的小区,统一协调优先落实督促作业公司定时分类清运,并协调设置积分自助兑换机,并为小区提供社会组织和经费支持。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