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司法局日前通报表扬了本市的三家公证机构,松江公证处是其中之一。
近年来,松江公证处严格遵照公证法律法规,狠抓公证质量日常监管,不断优化公证业务标准,强化办证流程管控,注重公证人员队伍建设,着力预防矛盾和纠纷,尽可能降低涉诉涉访风险。2017年以来,松江公证处取得了“零信访投诉”的可喜成绩。
成绩的取得来源于机制保障。据松江公证处主任顾海元介绍,为了完善队伍建设,保证公证质量,公证工作委员会在区司法局牵头下成立。据了解,该委员会是由区司法局分管负责人任组长,律公科科长、公证处主任、资深公证员等组成的7人工作小组,定期召开例会,必要时请业内专家与会交流,对重大、复杂、疑难案件进行深入研讨,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
与此同时,松江公证处在编外人员大幅减少的情况下,多年来始终确保公证核查队伍人数稳定在5名,平均每年核查证明材料5000余件。
审批是出证前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风险把控的一道重要关口。去年,市司法局出台新规,废止所有公证员办证免批的规定,规定每件公证事项均由公证机构主要负责人或其指定的审批人员审批,并对公证机构主要负责人每月审批公证事项的数量、须由公证机构主要负责人亲自审批的事项做了明确规定。其实早在几年前,松江公证处就已实行分级分类审批制度。常规、简单的公证事项由业务部部长审批,非常规、不常见的公证事项由副主任审批,继承、保全证据、执行证书、500万元以上的各类借款公证由主任审批。
“通过评估,主动规避高风险领域是风险防控工作的一项重要措施。”顾海元说,如不少公司及个人通过种种关系要求办理民间借贷公证,又如我区有大量动迁安置房,为此经常有当事人来区公证处“托关系”要求办理还未到转让期限,但约定委托书自转让期限届满之日生效的委托公证,公证处班子及业务骨干多次召集会议对这类案子进行评估后,认为风险过大,坚决不予办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