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宣传处和华政附中联合组织下,2018年3月29日下午,华政附中高二年级的同学们与老师共120余人来到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议政厅开展“走进人大”模拟立法活动。
“让市民走进人大,让人大走近市民”,是历届市人大常委会一直秉持的工作理念。从2006年市十二届人大以来,“走进人大”活动已经持续开展11年,成为广大市民、大中小学生和社会各界了解人大的重要窗口,以及人大联系市民的重要载体。 2017年12月22日是“走进人大”第150期特别活动。我校傅松校长、王建华书记就参加了此次活动,并得到了上海市人大主任殷一璀同志的亲切接见。
我们参观人民大厦陈列馆,观看“走进人大”电视宣传片,上海市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主任委员郭光辉同志结合参加十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亲身经历,详细介绍了人大代表制度和上海人大代表如何履职的生动故事,让同学们对人大代表制度有了教材以外的切身感受。通过对整个常务委员会组成人员、作用、流程等的介绍,在听取了会场内的高科技设备的介绍及用法之后,便开始了对《上海市旅游条例修正案(草案)》的模拟立法活动。
当主持人王智健同学宣布模拟立法活动正式开始后,“上海市旅游局局长”王莘瑜同学对模拟议案进行了说明,在接下来的审议过程中,相关“人大常委”、“人大代表”、“列席代表”就议案的修正进行了讨论发言,代表们发言完毕进行表决。表决时,各位委员慎重地按下表决键。正如市人大的一位领导所言,赞成或者反对,实际上都没有对错,而是对这项法案的一种看法,也是一种民主的体现。
最后龚海幸副校长代表学校进行小结。感谢上海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多年以来对我校法治特色课程和特色教育的大力支持; 感谢为这次走进人大而付出很多精力的学校德育处老师、高二年级的老师们与同学们。并对同学们提出更多的期许。
近三个小时的时间过得如此之快,活动很快就结束了,我们还得到很有纪念意义的礼物,人大宣传处还将人大纪念章和《东方法治文化百宝箱(第三辑)100条人大制度问与答》作为纪念品送给了每一位同学。
作为 “教育部青少年法治教育协同创新中心实验校”的一员, 我校尚法特色的创建历程、创建的具体举措以及取得的育人成效和辐射影响有目共睹,正因为此,经过多年的法治特色教育,我校今年被市教委命名为上海市特色普通高中,依照上海市实验性示范性高中基准办学.我校的法治教育也实现“三个转变”:从外围到教育教学内部的转变;从零散的法律知识点传授到讲授系统的知识体系;融入育人的全过程,做到“全员、全景、全过程”。迄今为止,高二年级全体师生已连续七年就《上海市养犬管理条例》《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修订)》《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等议题走进上海市人大常委会议政厅开展模拟立法活动,并且多次向市人大常委会提交立法建议,部分提案被采纳,市人大常委会也专门来函表扬。
2018年1月4日,《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2017—2035年)》发布,它将引领上海成为卓越的全球城市,令人向往的创新之城、人文之城、生态之城,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我们每一个作为这座城市的居住者,在享受着城市给大家带来的教育、卫生、交通等生活优势和便利外,更要悉心体会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和海派文化。华政附中希望将同学们培养成为明德尚法精业的现代公民,就是希望同学们爱学校,爱上海,更爱中国!以我们自己的方式共同建设我们美好家园!
撰稿:高二 学生 唐汶瑾
审核 龚海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