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让百姓满意的公共交通既是政府的职责,也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做实“底板”、补足“短板”,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通过督促办理,给每件代表建议一个明确的答复,这是人大的职责,也是人民政府对人民呼声的最好回应。
—— 杜治中
在年初召开的区六届三次会议上代表提出的100多件代表建议中,廊下镇的区人大代表陆爱国提出了一件《关于区级道路统一安装公交候车亭的建议》。公共交通一直是政府服务百姓出行的“底板”,公共交通发展状况如何,对于已经习惯于自驾车的我来说,现实的感受已经不深了,为了全面了解公共交通的情况,我选择了这件代表建议作为我的督办件。
为了督办好,首先想到的是自己先去做一回“乘客”,体验一下在区内乘坐公交的感受,并实地考察一下沿路的候车亭建设情况。
3月29日上午9:15左右,我来到金张卫支线的始发站——廊下站。在候车的时候,我观察了一下路边的站牌,显示的只有首末班的发车时间,并没有每趟车的具体时刻表。候车亭位于非机动车道的里侧,青瓦屋脊的建造风格颇有几分廊下的乡土特色,亭里一根长凳可供几位乘客坐下候车。
我走近候车亭,一张贴在墙上的手写时刻表引起了我的注意,估计是某位“热心乘客”贴上去的,这大大方便了乘客,让他们可以知晓每趟车的发车时间。有一位老妈妈在候车亭里坐着等车,我便过去和她交谈了几句。
她告诉我自己是平湖人,坐公交车来金山。谈起候车亭的建设,她感觉还是平湖的公交站点时刻表信息更为全面。说着,她掏出手机,给我看她拍的平湖市公交站点的时刻表。我问她这个时刻表准不准,她说误差最多不超过两三分钟。我不禁感叹,兄弟城市把服务送到了市民身边,想得细致周到,走在了我们的前头。
我要乘坐的这班车9:25分发车,实际发车时间是9:29分,比预计的迟了4分钟。始发站共有19位乘客上车,以老人为主,也有外来务工者。听说,许多孩子上下学也乘坐公交车。沿途陆陆续续在7个站点停靠,上来7位乘客,下去了3位乘客,可以看出这趟车有一定的客流量。坐了18站到达张堰的秦山站,我下了车,时间是9:48分。一路上,窗外望去,田野里开满了菜花和桃花,满眼春意盎然。车站的设置我觉得比较合理,方便了百姓的乘车需求,但一路上每个公交站点大多数没有候车亭,只有站牌。
随后我又去看了一家位于张堰工业区的候车亭生产企业——上海帝邦智能化交通设施有限公司。公司的负责人向我介绍了智能公交候车亭的技术成果,可以通过智能调度管理系统,动态显示车辆信息,甚至还可以播报天气情况等内容。还有许多候车亭,融入文化元素,体现当地的民俗风貌,候车亭本身也可以成为一道景观。
这令我大开眼界,原先我一直认为,候车亭的建设只是一个民生问题,没想到这一个小小的候车亭
可以成为我们智慧城市建设的一块基石,为市民出行提供更大的便捷;
可以成为文明创建的一张名片,体现城市的精细化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
还可以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更好地展现一个地区的人文之美。
回来后,我专门又到区交通委了解情况。了解到全年全区有7000多万人次乘坐公共交通,这个数字让我吃了一惊,这是一个大民生。也详细了解了全区候车亭的规划建设情况,从目前的建设情况来看,全区车站1500多个,70%以上的车站没有候车亭,智能化的候车亭更是寥寥无几,也主要集中在城区,这远远不能满足老百姓的实际需求。
建设让百姓满意的公共交通既是政府的职责,也需要整合各方资源,做实“底板”、补足“短板”,为老百姓提供更好的公共交通服务。
半天时间的督办调研,让我对代表提出的这件建议有了新的理解,也给了我许多不同以往的思考和启示。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每年的人代会上,代表都要提出各类的书面建议,反映的是来自基层广大老百姓的呼声和需求。
通过督促办理,给每件代表建议一个明确的答复,这是人大的职责,也是人民政府对人民呼声的最好回应。对于人大来说,就是要立足工作职能,发挥好桥梁纽带作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传递好、反映好群众的呼声和诉求,进一步把准群众的思想脉搏,推动解决人大代表、人民群众反映的“最盼、最急、最忧、最怨”问题,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
(作者系金山区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