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燕奖”是机床工具行业最具权威性的奖项之一,得到了行业的高度重视和公众的认可。该奖项的评选也为国产数控机床行业搭建了一个精品、新品展示的平台。昨日,在浦东举行的第十届中国数控机床展览会(CCMT2018)上,CCMT2018“春燕奖”评选结果发布,60家上榜企业均拥有自主创新研发的产品,产品达到国际同类产品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上榜企业中有4家企业来自上海。
相关数据显示:2017年,我国金属加工机床消费总额299.7亿美元,同比增长7.5%;工量具消费总额48.2亿美元,同比增长20.2%。2018年1-2月进出口数据显示,我国机床工具市场均呈现两位数增长,其中金属加工机床进口同比增长57.84%。
中国机床工具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毛予锋表示,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呈现明显的恢复性增长态势,同时市场的结构性调整与分化日益明显和突出。“中国机床工具消费市场未来将继续呈现温和增长的趋势。”
这一变化的特征和趋势,也体现在CCMT2018展会上。据介绍,共有来自中国、德国、美国、日本、意大利、瑞士、英国、韩国等23个国家和地区的1230余家机床工具制造商参展本届展会,其中境外展商500余家,展出面积占比达40%,呈现出更高的国际参与度。德国、美国、瑞士、意大利等十个国家和地区的机床协会和贸促机构也组团参展,其中法国是首次组团参展。
在4月8日于浦东举行的2018机床制造业CEO国际论坛上,来自中国、美国、德国、日本、意大利等国机床协会的负责人、技术主管、资深专家及知名企业CEO发表演讲,他们分别就智能制造、数字化及机床互联等内容阐述各自的观点,介绍相关研究进展和实践成果,并简述了相关技术与“中国制造2025”的有效衔接。
业界认为,众多与制造模式变革紧密相关的数字化制造解决方案及相关产品,为处于变革中的广大制造企业提供了多种选择。此外,智能技术正在深入发展并得到广泛应用。如多种智能技术以软件和功能形式,已贯穿于工艺制定、编程、模拟与检查、设置与操作、过程控制与检测、维护与保养等各环节各要素中,在机床制造领域,对“力”的感知与控制、预测、视觉与听觉等智能技术进一步融合了人机关系,为作业提供了新的创新支撑。
作为“永不落幕”的国际机床博览会场,外高桥正在着力打造一流智能制造产业服务基地。记者了解到,位于外高桥保税区主题产业园的外高桥国际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空间载体已全部竣工。最新数据显示,外高桥国际智能制造服务产业园已吸引了来自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40余家跨国机床企业入驻,其中美国一家知名杂志社评选的全球机床100强企业中,已有33家正式入驻上海自贸区保税区域,并且入驻企业都具备展示、技术服务、仓储等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