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记者黄丽春、通讯员付婷4月10日报道:2018年一季度,金山区新设企业8574户,同比增长14.95%,位列全市前三。内外资签约项目74个,计划投资额约50.8亿元,合同外资累计完成1.7亿美元(含增资)完成年度目标任务56.6%。区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47.15亿元,同比增长27.5%,区级地方税收收入完成43.95亿元,同比增长26.6%。这是记者今天上午在金山区“提升行政效能、优化营商环境”情况通报会上获得的最新数据。
营商环境的好坏,企业的感受度最直接,是决定企业投资选择的“风向标”。这组数据的背后,体现的正是今年以来,金山区一系列优化营商环境新举措持续发力,政府服务企业能级不断提升的积极效应。上海重源宝泾国际物流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杨圈,就切切实实体会到了金山区营商环境改革带来的惊喜。3月31日,杨圈在网上提交企业设立申请后不到3个小时就拿到了营业执照,这也是金山区颁发出的全区首张“一窗通”营业执照。
同样尝到甜头的还有上海名华印务有限公司,这家办公地点设在嘉定的印刷企业,获知全程网办功能后,向金山区文广影视局申请《印刷经营许可证》年检事项的全程网上办理。通过区网厅申请材料预审后,经历了快递、收件、受理、审查(“一审一核”)、制证等环节最终收到了证件。“原来我从嘉定跑到金山办事来回要1天,领证还要1天,至少2天人在外,现在我只要在单位就可以收到证件,真的很方便!”该公司负责人表示。
据了解,金山区在23家职能部门设置了行政审批科,推行“三个集中”原则,即审批职能向“一个科室”集中、管理向“一个领导”集中、审批人员向“一个窗口”集中,极大提升了行政审批效率能级。这些改革举措还只是金山区优化营商环境的一个缩影,金山区委常委、副区长刘健在通报会上透露,金山区已形成了“1+1+10”政策体系,努力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
一个顶层设计文件。即《金山区关于优化营商环境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实施意见》。《实施意见》在制定过程中,结合金山实际,针对营商环境的痛点、难点、堵点问题,按照“问题导向”原则,精准施策,共5个目标任务21项具体措施。拟通过营造“更加透明的政务公开环境、更加高效的企业服务环境、更具活力的创新发展环境、更加良好的生产经营环境、更加公平的法治环境”五个环境来进一步优化区域营商环境,激发区域经济发展活力。
一个三年行动计划。即《金山区推进政府效能建设助推营商环境优化三年行动计划》,按照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廉洁政府的要求,整合管理资源,优化管理要素,规范权力运行、降低行政成本、提高办事效率、优化营商环境,积极开展政府效能建设,共5个目标任务19项具体措施。拟从“优化办事服务方式、强化完善监管执法、夯实部门管理基础、深入推进网上政务服务、提升行政监督实效”五个方面提升政府办事效率和服务质量。
十个专项行动。即:行政审批效率提升专项行动、重点领域审批改革专项行动、网上政务服务深化拓展专项行动、公共服务中心标准化智能化改造升级专项行动、联系服务企业制度化平台化建设专项行动、金山工业区“企业全程代办服务”试点示范专项行动、综合监管平台功能深化与应用拓展专项行动、社区事务“全市通办”对接落地专项行动、政务诚信建设专项行动、效能建设考核评估专项行动等十个专项行动方案。
值得注意的是,不论是实施意见还是行动计划或专项方案,每条具体指导意见还分别对应了相关责任单位,涉及金山区经委、发改委、审改办、民政局、财政局、市场监管局等众多部门,各专项计划还标注了具体落实的时间节点。金山区区委书记赵卫星表示:“营商环境是重要的软实力,也是核心竞争力。处在转型发展期的金山,更要努力构筑服务企业的‘金山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