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体防控体系为静安寺商圈保驾护航
2018-4-10 11:47:59发布68次查看
去年末,上海某知名财经杂志发布《2017上海城市大数据活跃报告》提到,静安寺地铁站是上海综合指数排名最高的站点,静安寺商圈也是申城白领们下班后最爱去的地方,日均人流量高达40万。然而,商务楼宇众多、交通四通八达、人员流动大,又有大型医院、寺庙景点等场所,辖区街面侵财类案件时有发生。
如何让白领下班后放松娱乐的首选之地更有序、安全呢?对此,公安静安分局静安寺派出所通过“大调研、大走访”工作,深入辖区单位和组织,倾听市民群众诉求,结合辖区治安情况特点与所属静安寺街道联合打造静安寺商圈立体防控体系,有效遏制了辖区诈骗、扒窃等侵财类街面案件的发案,有效清除黄牛、算命、无证设摊等城市顽症。今年以来,静安寺商圈扒窃拎包等偷盗类案件接报大幅度下降。
不留死角一呼百应
“沿线钉子岗注意,请在工作中注意黄色羽绒服外套、黑色跑鞋的男性嫌疑人。”静安寺派出所视频监控室民警通过电话呼叫。就在2分钟前,派出所接到报案:市民张女士搭乘地铁2号线出站,走到地面后发现放在衣服口袋里的手机不见了。
派出所综合指挥室立即启动与街道网络中心、公安轨交分局的联动机制,在掌握嫌疑人体貌特征后,一边开展视频追踪,一边通过电台向街面巡逻民警、“钉子岗”工作人员发出巡查信息。不出5分钟,民警便将2名嫌疑人擒获,并从他们身上找到刚才张女士被盗的手机。
去年下半年以来,静安寺派出所就开始探索精细化的治安管理模式,派出所将警力、街道安保力量、商场保安力量有效整合,纳入到区域治安防控体系中,加大管事率和发现率,形成群防群治合力。为了使防治“不留死角”,派出所梳理辖区与轨交公安管辖的盲区,在管辖接壤处设立“钉子岗”和步巡线路,以点连线、以线带面,有效弥补管理盲区,进一步加强地区内的治安信息互通。同时,建立区域多方集群通讯系统,提高指挥效能,真正形成站内与站外、地面与地下、地上与楼内的多维感知,让民警能够在突发案事件处置时高效联动,做到真正的“一呼百应”。
协同作战精准打击
“看你印堂发黑,眉心有三道红光,近日必有血光之灾,我这里有一道符可助你渡过难关……”静安寺商圈既有华东、华山等全市三甲医院,又有静安寺、静安公园等知名景点。一些不法分子便盯上了那些前往或途径医院和寺庙附近的人,揣摩他们的心理状态,假扮和尚、神婆或是算命大师,让这些原本就心事重重的路人落入了圈套。虽然往往涉及的金额不大,但给市民群众造成财产损失,也有损国际静安城区形象。
2017年底,静安寺派出所又将治安立体防控体系的区域扩大延伸,专门针对黄牛、医托、无证设摊等违法人员制作备案记录,根据其流动点调整防控区域,并会同街道、城管执法、绿化市容等相关职能部门实施一体化精准打击,彻底解决以往被动防控的问题。
依托区大数据与城市管理项目、每周部门例会制度、建立网格化综合管理平台、“路长制”巡检……跨地域、跨部门、跨事权的超大城市中心城区管理中的痛点、难点,被静安公安的民警们一一打通,为静安寺商圈的营商环境、公共安全的持续优化插上腾飞的翅膀。
公安静安分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阶段将继续通过“大调研、大走访”深入了解制约静安公安工作发展的体制性、基础性、保障性问题以及“智慧公安”建设等重点工作推进中遇到的难点、痛点、堵点问题,解决群众最盼、最急、最忧、最怨问题,切实转变工作作风,不断加强和改进公安执法管理和服务效能,打造过硬公安队伍,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