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加快补齐生态环境短板,打好三大污染防治攻坚战——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解读

2018-4-10 0:00:00发布63次查看

近日,市政府印发《上海市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即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计划》)。为全面深入了解《计划》出台背景、目标、主要任务及计划实施的保障措施等,有关解读如下:
问: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编制的目的是什么?
答:当前,本市正处于全面建成高水平小康社会的决胜期,也是基本建成“四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关键阶段。为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改善生态环境质量,全面推进绿色转型发展,持续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根据市委、市政府部署结合本市实际,制订了《上海市2018—2020年环境保护和建设三年行动计划》。
问: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的总体思路是什么?编制过程中考虑了哪些原则?
答:总体思路上,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坚决打好污染治理攻坚战,着力解决大气、水、土壤、固废和生态建设等领域突出问题,更大力度保护生态系统,加快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编制过程中重点把握以下几方面原则:一是坚持需求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切实解决实际问题;二是坚持重点突破与系统谋划相结合,更加注重体系建设;三是坚持源头防控与污染治理并重,更加注重绿色发展;四是坚持改革创新,依法治污,更加注重社会共治。
问: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提出了哪些目标指标?有哪些任务举措保障这些目标指标的实现?
答:《计划》提出的总体目标是:到2020年,本市生态环境质量、生态空间规模、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升,环境风险得到有效管控,绿色生产和绿色生活水平明显提升,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具体指标包括:环境质量方面,重要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78%,全市基本消除劣V类水体;PM2.5年均浓度下降到37微克/立方米,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数;受污染土壤安全利用率达到95%左右。绿色发展方面,单位GDP综合能耗、用水量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持续下降,煤炭消费总量较2015年下降5%,绿色制造体系初步形成,绿色食品生产总量占地产农产品上市量的20%。污染治理方面,城镇污水处理率达到95%以上,污泥有效处理率达到95%,垃圾资源回收利用率达到38%,农药化肥亩均施用量较2015年削减20%。生态空间方面,森林覆盖率达到18%,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8.5平方米,湿地保护率达到50%。
为保障第七轮环保三年行动计划目标指标的实现,《计划》共安排了水环境保护、大气环境保护、土壤污染防治、固废污染防治、工业污染防治与绿色转型、农业与农村环境保护、生态环境保护、崇明生态岛建设、循环经济与绿色生活等9个专项领域和若干保障措施,共计250个项目。
问:如何保障《计划》的顺利实施?
答:《计划》提出通过制度机制政策创新,全面推进和保障污染防治攻坚战各项目标任务的完成。一是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完善生态环境保护责任体系,实现环境督察全覆盖,深化区域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创新社会治理机制等。二是加强环境执法推动。出台排污许可证管理等地方法规,对标国际制定一批环境标准,推动环境执法重心向区、街镇下沉。三是强化政策支持引导。研究制定VOCs总量减排、岸电建设、雨污混接改造、绿色制造体系等政策。四是完善环境监测监管体系,提升环境管理的科学化、信息化、精细化水平。五是完善环境治理市场化机制,探索排污权交易、环境污染责任保险、绿色信贷等市场机制,深化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推进机制。六是强化区域环境协作保护,深化长三角大气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和水污染防治协作机制,在机动车异地同管、船舶污染排放控制区建设、高污染天气协同应急、跨界临界饮用水源地保护等重点领域强化协同与对接。七是推进全社会环保共建共治共享,完善社会监督机制,畅通公众监督渠道,完善企业环保诚信体系等。
问:与以往计划相比,本轮计划有哪些特点?
答:与前几轮计划相比,本轮计划更加体现生态文明建设体系性要求,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各领域绿色发展得到全面体现。如工业领域实施一批绿色制造、绿色工厂、绿色产品、绿色供应链工程,农业领域加大绿色循环农业体系建设力度,建筑领域继续加大绿色建筑和装配式建筑推广力度,交通领域全面推进港口码头岸基供电等;此外还新增绿色生活专题。二是污染治理的力度进一步加大。水专项,在基本消除黑臭的基础上,力争全市消除劣Ⅴ类水体;大气专项,在取消分散燃煤的基础上,继续压减工业用煤和推进燃气锅炉低氮改造;农业专项,在不规范畜禽养殖场整治基础上,推进规划保留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全覆盖等。三是更加突出自然生态系统保护。严守生态保护红线,集全市之力推进世界级崇明生态岛建设等。四是更加注重改革创新,推动环境治理方式转变。通过体制机制改革和政策技术创新夯实全社会环保责任体系,建立巩固“五违四必”、中小河道整治长效机制,推动垃圾源头分类减量全覆盖,保障多污染协同控制、垃圾资源化等重大问题的解决。五是更加注重科学化、精细化管理水平的提升。针对不同行业实施VOCs分类总量控制,建设覆盖污染源、污染物、生态环境数据等全要素的互联互通和实时共享平台等。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