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徐汇为什么会成为海派文化的"发源地" 原因在这里

2018-4-9 20:22:18发布82次查看
  3月31日,现当代书画大家陈佩秋的工作室落户徐汇,“海派风华”陈佩秋书画展也同期举行,成为徐汇和上海文艺界的一大盛事。
陈佩秋老先生扎根上海多年,她的创作风格打上了浓厚的海派印记,开创了彩墨结合的中国国画新风,以及青绿山水新气象。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这便是以她的作品为代表的海派文化特色。
不同于红色文化、江南文化,海派文化是上海独有的城市文化品牌。有人说,海派文化充满新潮、时尚、快速的现代性特征,遵循求新求变的文化品格,表现出自觉的创新意识。其实除了书画,海派文化在各领域都迸发出新鲜活力。
从施蛰存、张爱玲到王安忆、金宇澄,海派文学处处在市民的平凡生活中发掘诗意,在“大俗”中实现“大雅”;从回响“栀子花白兰花”的弄堂石库门到践行折中主义的外滩万国建筑群,海派建筑吸纳中西精髓,形成“世界建筑博览会”;甚至在美食中,都能透过浓油赤酱的本帮菜和其他中外特色菜系嗅到人间烟火……
海派文化是如何诞生、发展的?它对于上海城市精神、城市气质的塑造发挥了怎样的作用?未来,我们该如何推动海派文化的发展、擦亮城市金字招牌?
4月14日的“汇讲坛”,邀请书画大家谢稚柳、陈佩秋之子谢定伟、上海交响乐团团长周平、海派作家沈嘉禄、著名历史学家葛剑雄相约徐汇汇展示厅,一同畅谈!
主题:汇聚之地@海派文化
时间:4月14日(周六)上午9:30-11:30(9:00开始进场)
地点:南丹路40号徐汇区政府北门
注意:
1学龄前儿童请勿入场。
2名额有限,微信预约成功,请按时签到入场。
活动嘉宾
葛剑雄
复旦大学资深教授
中国历史地理研究所博导
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作为“网红博主” 的他不用手机、不用微信,却拥有百万微博粉丝。他与网友畅快交流、观点碰撞。曾两度登上央视《开讲啦》舞台,劝诫青年人“读书永不毕业”。
作为学者,他深耕历史地理、中国史、人口史、移民史等方面研究,他指出,海派文化的最大特点是有强烈丰富的外来文化因素,这便是“海纳百川”。
谢定伟
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书画大家谢稚柳、陈佩秋之子
他的父亲谢稚柳工书画,风格温婉,曾被评价与画风豪迈的张大千平分画坛天下;精鉴赏,曾与张珩齐名,有“北张南谢”之说。他的母亲陈佩秋曾任上海书画院院长,开创了彩墨结合的中国国画新风、青绿山水新气象。
出生于书画大家的他钟爱艺术事业,2011年创立了上海天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致力于将国际高端艺术展览引入中国。数年来,他先后举办了毕加索大展、印象派大师 莫奈特展、雷诺阿特展、蓬皮杜艺术中心现代艺术大师展等国际知名艺术展,轰动上海文化界,引领上海新风尚。
周平
上海交响乐团党支部书记、团长
她十分注重用世界语言传递中国声音。2016年,上海艾萨克 斯特恩国际小提琴比赛,进入半决赛的18位中外选手均被要求演奏《梁祝》。担任执委会主任的她解释,上海、纽约双城调查显示,受访者中一半不知《梁祝》,而这就是让中国音乐走出去、让世界了解中国音乐表达方式的有效途径。
担任团长的四年来,她牵头策划了乐团年度音乐季,创办了上海新年音乐会、上海夏季音乐节等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品牌,成功组织了朝鲜、北美、台湾、欧洲等地的巡演;全力打造出“乐生活”、“乐工房”、“乐行天下”等公益品牌,将交响乐送到学校、企业和全国各地;乐团与谭盾合作演奏的《卧虎藏龙》还获得奥斯卡和格莱美双丰收……对标国际一流,打造魅力之都,她带领的乐团与上海的城市定位日渐契合。
沈嘉禄
中国作协会员、上海作协理事
知名海派作家
他是一名扎根上海城市文化的“小绍兴”,曾任《新民周刊》主笔、高级记者。涉猎上海城市史、上海市民社会生活史、美食文化、收藏鉴赏等领域。
三十多年的笔耕生涯中,他共出版小说集、散文集三十余部。作品曾多次获得《上海文学》《萌芽》《小说界》等文学奖。透过文字,他讲述着老情调、新海派。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