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 加快区域经济、社会、城区转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做好新时代人社工作——对话区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 钱晓莉
2018-4-10 8:47:00发布79次查看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区人社局作为全区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部门,认真学习十九大报告中关于人社工作的新部署新要求。
近期,记者就区人社局如何围绕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的战略目标,进一步转变作风、强化服务、狠抓落实,努力把十九大精神、十届区委四次全会精神的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发展、抓改革、促创新的生动实践等问题,采访了区人社局党委书记、局长钱晓莉。
问:十九大报告指出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对人社部门的各项工作分别提出了要求,区人社局在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做好新时代人社工作有哪些理解和把握?
答:十九大报告更加重视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明确指出了就业是最大的民生,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作出了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就业,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全面构建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促进收入分配更合理、更有序,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等重要部署,为我们人社工作指明了方向,让我们更有底气、更有信心、更有干劲。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对象涉及到人,大部分工作内容涉及民生,与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紧密相连。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对于做好新时代人社工作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必须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必须紧紧抓住人民最关系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这是做好新时代人社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人民群众期盼有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这些都是现阶段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我们必须抓住这些问题,坚持把人民群众关心的小事当做自己的大事,从人民群众关心的事情做起,从让人民群众满意的事情做起,千方百计为群众谋福祉、办实事、解难题,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作为民生保障部门,区人社系统将更加聚焦服务,通过整合服务资源、优化服务平台、完善服务机制,把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成果转化为谋发展、抓改革、促创新的生动实践,努力打造阳光人社、服务人社、智慧人社。
问:对于十九大报告中提到的“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等诸多现实问题,结合本区实际,人社工作还存在着哪些薄弱环节和短板?人社部门有哪些具体的提升和解决措施?
答:面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新要求新形势新任务,我区人社事业发展也还存在一些不平衡不充分发展的问题需要进一步解决,人社部门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民生为本、人才优先的工作主线,突出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
针对就业创业工作合力还不够的问题,人社系统将通过加强资源整合来建立“立体式”服务网络。一是深化“一带两平台”就业创业工作格局。“一带”即曹杨路创业孵化集聚带,通过整合曹杨路延线创业园区、创业者汇集的资源,发挥“创业汇”园区的辐射作用,推进载体建设、服务融合、孵化接力。“两平台”,即完善“上海创业汇”和“普陀就业源”就业创业公共服务e平台,实现线上推广和线下活动有效结合,集就业、创业、政策、服务于一体;打造职业技能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发挥“技能普陀”职业技能培训联盟作用,实现职业培训与区域产业发展紧密融合、培训资源和企业需求有机对接。二是完善“一体两翼”创业联动服务机制。“一体”即发挥创业型城区创建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政府部门的合力作用,推动政策聚焦、资源聚集、服务聚合;“两翼”即发挥创业导师团和创业者联盟的助力作用,为创业者提供全方位的指导服务,实现技术、资源、信息共享。三是完善街镇就业创业服务机制。探索建立社区就业创业服务工作站,持续支持街镇深化“一街一镇一品”特色创业就业项目,为社区居民提供方便快捷的就业创业服务,努力实现更高质量和更加充分的就业。
针对人才服务针对性和有效性还不强的问题,我们通过加强平台建设来实现“精准化”服务目标。一是深化“高层次人才服务专窗”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为区内高层次人才提供便捷、高效、优质的服务。二是深化重点地区人才服务工作站服务平台建设,加强政策培训宣传,聚焦企业需求开展组团服务,提供菜单式、一站式服务。三是深化hr沙龙宣传交流服务平台建设,采取多元化运作模式,举办形式多样的线上线下活动,为区域重点企业提供联情、联谊平台。四是加强人力资源机构合作交流平台建设,为区人才中介机构搭建交流桥梁,对接合作项目。加强人力资源产业园建设,集聚优秀人力资源企业。五是加强人才开发培养服务平台建设,深化区领导干部联系服务人才制度,为领军人才、拔尖人才、青年英才、创新创业人才开展合作交流、研究培训、课题调研、科研项目等提供资助,调动和发挥人才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针对劳动关系机制还不够完善的问题,我们通过加强联勤联动来构建“多层次”工作格局。一是健全预警、预判、预案“三预”机制,聚焦桃浦智创城转型发展、打击非法金融机构等监测重点,加强隐患排查,强化分析研判,制定应急预案,注重矛盾源头防范。二是健全四级调处机制,建设区、街镇、园区、企业四级调解组织,在创建和谐劳动关系企业过程中培育调解示范企业,在劳动、人事、工会干部及法律工作者中培育调解人员,加强对多元化、专业性劳动争议的调解力度,形成大调解工作格局。三是健全劳动关系“三方”机制,以和谐劳动关系创建工作为抓手,健全人社、工会、企联、工商联共同参与的协商协调机制,加强信息沟通,提供组团服务,提升集体协商的实效性。
区人社局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成为实施人才战略的重要推动者、改善民生的重要承担者、社会保障的重要建设者、社会稳定的重要守护者、队伍建设的重要示范者,为普陀建设“科创驱动转型实践区、宜居宜创宜业生态区”做出积极贡献。
普陀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