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上海市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
2018-4-9 0:00:00发布90次查看
2018年2月1日至2018年2月28日,本市共报告法定管理的甲乙丙类传染病3666例,死亡4人。
其中,无甲类传染病报告。
乙类传染病共报告13种1532例,死亡4人;无人感染H5N1高致病性禽流感、传染性非典型肺炎、脊髓灰质炎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五位的病种依次为梅毒、肺结核、淋病、病毒性肝炎和猩红热,占本月乙类传染病疫情的97.98%。4例死亡病例分别为肺结核(3例)、艾滋病(1例)。
丙类传染病共报告5种2134例,无死亡病例报告。报告发病数居前三位的病种依次为流行性感冒、其他感染性腹泻病、手足口病,占丙类传染病报告发病总数的96.86%。
附件:2018年2月上海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统计表
2018年2月上海市法定报告传染病发病数统计表
病名
本市居民
外来人口
合计
甲乙类传染病合计
1177
355
1532
鼠疫
0
0
0
霍乱
0
0
0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
0
0
0
艾滋病
7
8
15
病毒性肝炎
126
13
139
其中:(1)甲肝
8
1
9
(2)乙肝
27
1
28
(3)丙肝
1
0
1
(4)丁肝
0
0
0
(5)戊肝
67
10
77
(6)肝炎(未分型)
23
1
24
脊髓灰质炎
0
0
0
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0
0
0
麻疹
1
0
1
流行性出血热
0
0
0
狂犬病
0
0
0
流行性乙型脑炎
0
0
0
登革热
0
1
1
炭疽
0
0
0
细菌性和阿米巴性痢疾
5
0
5
肺结核
230
121
351
伤寒和副伤寒
2
0
2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0
1
1
百日咳
3
2
5
白喉
0
0
0
新生儿破伤风
0
0
0
猩红热
95
29
124
布鲁氏菌病
0
0
0
淋病
163
82
245
梅毒
545
97
642
钩端螺旋体病
0
0
0
血吸虫病
0
0
0
疟疾
0
1
1
人感染H7N9禽流感
0
0
0
丙类传染病合计
1845
289
2134
流行性感冒
1311
156
1467
流行性腮腺炎
51
14
65
风疹
1
1
2
急性出血性结膜炎
0
0
0
麻风病
0
0
0
斑疹伤寒
0
0
0
黑热病
0
0
0
包虫病
0
0
0
丝虫病
0
0
0
其它感染性腹泻病
370
34
404
手足口病
112
84
196
甲乙丙类总计
3022
644
3666
2018年3月份防病重点提示:
3月开春,气温逐渐回暖,但早晚温差较大,不排除“倒春寒”的可能。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已经开学,市民应重点防控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以及病毒感染性腹泻等肠道传染病。
1.预防流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及环境卫生。打喷嚏或咳嗽时要用手帕或纸巾掩住口鼻,避免飞沫污染他人。流感患者在家或外出时要佩戴口罩,以免传染他人。保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避免过度疲劳。在流感高发期,尽量不到人多拥挤、空气污浊的场所。中小学校和托幼机构要注意校舍室内保持空气流通;培养儿童、小学生“勤洗手、正确洗手”的良好个人卫生习惯;托幼机构要加强晨检,及时发现和隔离病人和发热、咳嗽等可疑症状者;做好使用玩具、食具、毛巾、便器和厕所等的定期消毒。慢性疾病患者、老年人、体弱者等要重点防范感染流感。如出现发热、咳嗽等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就诊治疗和休息。
2.预防病毒感染性腹泻要保持个人卫生,勤洗手,正确洗手;保持室内空气流通,每日不少于2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注意饮食饮水卫生,食物充分加热,定期对餐具进行消毒,在外就餐尽量不吃生冷、半生的海产品和水产品等食物;如果患病要居家隔离;规范处置呕吐物和排泄物,首先使用吸水性较强的纸巾,如厨房用纸,清理患者的呕吐物和排泄物,再使用84消毒液(5%的84消毒剂与水1:24配比),对污染的地面和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或拖拭消毒,处理时要佩戴手套和口罩。
上海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