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生态“文明”起来,生活才能“诗意”起来——第四届上海国际兰展·辰山对话

2018-4-6 20:20:03发布66次查看

图片说明:现场
东方网记者李宏洋4月6日报道:2018年4月6日上午,围绕着从自然出发、引向哲学的人生叩问话题,在以“生态文明与诗意生活”为主题的“第四届上海国际兰展·辰山对话”中被充分展开。
千百年来,兰花一直是文人墨客吟咏的对象,寄托着人们对高洁品格的追慕之情。空谷幽兰,在中国古诗词中“摇曳”着怎样一种文学形象?由兰花而引发的“由自然而生,向自在而活”,又是怎样的一种生活状态?继而,一座城的花文化与这座城的人之间,有着怎样的情感联系?这样的情感联系又需要怎样一座现实的植物园去承载?
图片说明:蒙曼演讲
与会四位嘉宾,央视《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诗词大会》著名点评嘉宾蒙曼,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首席专家、博士、研究员王慧敏,被誉为“复旦大学哲学小王子”的哲学学院副教授郁喆隽,辰山植物园执行园长、博士胡永红,在沪上知名主持人曹可凡的主持下,齐聚“亚洲最大展览温室”——辰山植物园大温室,结合各自的研究领域,与现场观众分享他们对自然、对人生的思考。
著名历史学者蒙曼结合“兰有国香”的典故,爬梳了中国文学史中对兰花的种种描述,探讨了兰花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象征意义。“对兰花最高的赞美,是我们把兰放到了语言系统里面。”蒙曼进一步指出,和“兰”字连在一起的词一定是好词,比如“兰交”“芝兰玉树”“兰桂齐芳”等,“它是一种文化,是中国人赞赏的精神。”
图片说明:王慧敏演讲
王慧敏博士近两年来一直致力于研究花卉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相关课题,并形成提案在上海市“两会”上提出。她认为,以花为媒,创造美好生活,首先要立足弘扬中华优秀传统花文化,系统梳理和挖掘中国花文化资源,广泛传播中国花文化,引起年轻一代的共鸣和认同;其次要通过创意演绎中国花文化的“前世传奇”和“今生故事”,用文化创意挥洒花文化的芬芳和迷人故事,让花文化资源活起来,动起来,用起来。
图片说明:郁喆隽演讲
郁喆隽教授延续一贯的讲课风格,用文学的语言,生动描绘了“由自然而生,向自在而活”的哲学体验。他认为,人类还可以效法兰花。它们或争奇斗艳,或孑然独立。兰花之美似乎在告诉我们,参差多样不仅是幸福之源,而且还是美好之源。“如今,我们能在这里看见如此之多的兰花,全要看感谢那些开放在深山中的兰花。这就是所谓‘自在’。”
胡永红博士是上海市园林系统引进的第一位园林专业博士,曾担任英国皇家植物园邱园园长助理。关于正在举办的国际兰展,他介绍称:“我们高水平的研究,保证了兰展为参观者展现了千奇百怪的兰花,让人能充分意识到兰花的多样性,萌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本次讲坛是第四届上海国际兰展的重要活动之一,由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办公室、上海市绿化和市容管理局、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共同担任指导单位,由解放日报社与第四届上海国际兰展组委会共同主办,由上海辰山植物园、解放日报区域创新与发展研究中心具体承办。讲坛上,四位演讲嘉宾受聘为“上海国际兰展文化顾问”。
上海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