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海洋教育,普及海洋科学知识,提高学生探索海洋科学的兴趣,4月3日,东港小学开展了一次以“彩虹鱼与深渊探秘”为主题的科技讲座,来自上海海洋大学的宋婷婷老师为学校四年级的学生们带来了一次生动而又有意义的海洋知识科普讲座。
活动一开始,宋老师就提出了两个学生比较感兴趣的问题:“彩虹鱼”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载人潜水器”?通过这个环节,学生的兴趣一下子被调动了起来。接着,宋老师又形象生动的给学生们科普了一个深海中水压的小知识: 比如在11000米下的海底,手上压力的大小就相当于70-80辆坦克的重量。通过这个例子,学生们知道了海底的压力是非常巨大的,如果只靠人类本身的话,根本就不可能到达这么深的海底。然后,宋老师又为大家介绍了载人潜水器的历史与发展,其中最吸引人的是我国自主设计、自主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它最大的下潜深度为7000米级,并且,在2012年7月,“蛟龙号”在马里亚纳海沟创造了下潜7062米的世界作业型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记录。同学们听了以后,为之感到骄傲。
最后是问答互动环节,孩子们向宋老师提出了很多问题,如:为什么载人潜水器要取名叫“彩虹鱼”?潜水器的推进器坏了怎么办?海底城市是不是真的能实现?……宋老师都一一耐心作了解答。直到讲座结束后,同学们还在热烈的讨论着关于海洋的问题。通过这次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海洋知识,也激发了学生爱海洋、爱科学的热情,增强了学生们善待海洋,保护海洋的意识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