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上海分类信息网
免费发信息
上海分类信息网 > 上海新闻网 > 杨浦新闻

我区举行社区服刑人员解矫教育承诺仪式

2018-4-4 0:00:00发布89次查看

杨浦区平均每年约有300名刑释人员顺利回归社会,除了从监狱释放的,还有一批是解除社区矫正的社区服刑人员。

追随春天的脚步,又一批社区服刑人员即将顺利解矫投入新的生活。作为社区矫正执行机构我们能做些什么?也许临别之前的些许叮咛能帮助他们更好地正视过去、放眼未来,顺利走完出矫前的最后一公里,谨慎走好将来的人生路。

杨浦区举行社区服刑人员解矫教育承诺仪式

时间

2018.3.31(周六)

地点

杨浦区社区矫正中心

参加者

2018年4月期满的社区服刑人员

市社区矫正管理局教育处处长杨挺、区司法局副局长周志宇、区检察院社区检察科科长丁磊出席此次承诺仪式,并分别对即将解矫的25名社区服刑人员提出解矫要求。

part 1

解矫教育

希望每一位即将解除矫正的社区服刑人员把拒绝重新犯罪作为出矫后的底线目标,作为出矫后的长鸣警钟,把社区矫正的教育收获,深入持久地转化成为做一名守法公民的内在素养和自觉行动,坚决克服和摒弃对社会的抵触、扭曲、报复心理、言行,正面地理解、认识社会,理性地期盼、依托社会,主动地适应、回归社会,成为一名健康、阳光的社会人。

社区服刑人员代表

表态发言

01

铭记教训,坚守底线,永做守法公民

02

强化学习,修身养德,提高能力素质

03

端正态度,勤勉工作,创造个人价值

04

勇于担当,回报社会,常怀感恩之心

part 2

黄丝带佩戴仪式

意寓“欢迎被囚禁的人重获自由”,区社区矫正中心工作人员为社区服刑人员逐一佩戴象征着回归与接纳的黄丝带。

part 3

社区服刑人员承诺仪式

25名社区服刑人员高举右手,在严肃的氛围中一字一句地宣读着誓词

part 4

杨浦区社区服刑人员立出矫“五不”承诺状

铭记教训,不忘社矫事;

拒绝重犯,不走回头路;

遵纪守法,不负帮教心;

自尊自强,不弃新生梦;

融入社会,不成另类人。

part 5

就业形势政策和职场适应技巧培训辅导

杨浦区首席职业指导师围绕就业形势、就业的新现象、职场适应、就业创业政策等方面内容进行针对性的培训辅导。

能否就此次活动的目的向大家作简要介绍?

杨浦区司法局副局长周志宇:

近年来,杨浦区司法局根据市社区矫正管理局的要求,积极构建社区矫正分段、分类、分级“三分教育”体系,其中的分段教育将社区矫正分为入矫教育、常规教育及出矫教育三个阶段。

此次的承诺仪式是区司法局丰富出矫教育内容的创新举措。

在临解矫前,很多人会对自己放松要求,部分人也会对未来产生迷茫,在这个界点,举行这一具有“仪式感”的解矫承诺仪式

1.希望他们能铭记教训,切不可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

2.希望他们能严守规定,切不可跌倒在出矫前最后一公里

3.希望他们能重拾信心,切不可一朝失足自暴自弃

那么这样有意义的活动会持续举办下去吗?

今后,杨浦区社区矫正中心每月的最后一个周末都将组织下个月期满的社区服刑人员进行解矫承诺仪式,希望在这里解除矫正的社区服刑人员都能够吸取教训,积极回归社会。

为什么要为每一名即将解矫的社区服刑人员寄上黄丝带呢?

接下来要为大家讲一个感人至深的故事,这个故事发生在19世纪70年代的美国。

老橡树上的黄丝带

“黄丝带”的故事

1971年10月14日《纽约邮报》刊登了一篇小说:

长途车上坐着一位沉默不语的男子,在同车的年轻游客的盘问下终于开了口。

原来他刚从监狱出来,释放前曾写信给妻子:

如果她已另有归宿,他也不责怪她;

如果她还爱着他,愿意他回去,就在镇口的老橡树上系一根黄丝带;

如果没有黄丝带,他就会随车而去,永远不会去打扰她……

汽车快到目的地了,远远望去,镇口的老橡树上挂了几十上百条黄丝带,车上的乘客都欢呼起来。

这个动人的故事被作成了歌曲 tie a yellow ribbon round the ole oak tree(老橡树上的黄丝带),伴着歌声这个故事也传遍了全世界。

黄丝带也成了美国"欢迎被囚禁的人重获自由"的标志。

“黄丝带”的含义

黄丝带象征的意义不同:

用于等待久违的亲人归来;

象征反战,期待远赴战场的亲人早日归来;

原谅有前科的罪犯,再次接纳,给予其机会。

杨浦新闻

VIP推荐

上海分类信息网-上海免费发布信息-上海新闻网